湖北省襄陽市市場監管局主動作為,通過“智慧化”監管手段,貼心幫扶舉措,做到疫情防控不放松、安全監管不停步、服務保障不“打烊”。
截至3月31日,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復工1613家,復工率97.2%,到崗職工28.1萬人,到崗率92.2%;限額以上批零住餐企業2143家,開工2082家,復工率97.2%,在崗職工5.2萬人,到崗率95.4%。
抓重點,服務民生穩發展
以疫情防控需要和民生經濟發展為重點,加大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復工復產力度。
“停不得”企業有序復產。把棗陽三杰集團、鄂農、駿馬面業等5家企業列為湖北省首批“停不得”企業,有序復工復產;對重點支柱企業派出工作組進行一對一指導,幫助宜城“襄大農牧”企業快速恢復生產,做好企業生產自救工作。
有條件轉產復工。幫助有富裕車間的食品廠改造其凈化車間為衛生防護用品生產線,如郭襄食品廠已改造完已開始生產口罩,陳小五食品廠正在改造3000平米的凈化廠房。幫助三家白酒企業緊急生產消毒酒精等。
線上培訓助力復工。開通食品生產復工復產防控指南網絡直播,近400家企業800余名企管人員參加了學習;疫情期間,鼓勵企業利用生產間歇,通過掃碼上線、“網絡答疑”等形式使得430余家企業750余員工完成了20學時的培訓,為復工復產疫情防控做足準備。
“互聯網+”多形式復工。針對正全生物科技等臺資企業滯留外地核心技術骨干無法上崗的情況,協助企業運用“云復工”“5G操作”等新形式進行復工;針對大頂山制藥想開發配制酒上市,幫助企業優化流程,改進工藝,推動新品上市。
截至目前,全市已有正大、魯花、麗波、妞妞、巴黎香、云路食品等430余家大中型企業、18500余職工逐步開始復工生產,產能最高的已恢復到疫情前60%,另有30余家企業陸續遞交復工復產申請。
解難點,護航企業保安全
大數據摸排,守民質量安全底線。利用大數據分析精準定位全市疫情防控日用防護產品(非醫用)生產、經營、銷售主體,組織執法人員對轄區內商場、藥店、超市開展非醫用口罩、洗手液等產品進行監督檢查累計1.7萬批次,抽樣送檢了7批次口罩產品,督促企業從嚴落實產品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嚴查產品質量不合格行為。
盯民生物資,加大監督抽檢力度。重點圍繞糧食加工品、食用油、乳制品和食用農產品等4大類食品,以生產、銷售、餐飲為重點環節,以商場、超市、農貿市場和批發市場為重點區域,累計抽檢食品及蔬菜等食用農產品3630批次,次氯酸鈉、過氧化氫、漂白粉、一次性餐飲具72個批次,保障了生活物資供應。對袋裝粳米凈含量不足違法行為進行立案調查,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凈化農資市場,保春耕農資安全。制定印發《2020年春耕用農資產品專項監督檢查工作案》,對市場投放的農資產品進行“雙隨機一公開”抽檢,覆蓋面不低于50%,督導生產企業及銷售經營戶嚴格落實主體責任,確保農資產品質量安全。截至4月1日,已監督抽樣化肥、農用薄膜共計135個批次。依法從嚴查處違法行為,保障春耕生產。
包容審慎監管,為企業排憂解難。幫助指導7家轉產企業改正包裝標識不規范等輕微違法問題,免于處罰,同時以監督抽檢形式幫助企業對產品進行型式檢驗,為企業累計節約型式檢驗費5萬多元。幫助停產工業企業創造復工復產條件,先后指導湖北銀河紡織有限公司、湖北盈樂衛生用品有限公司、襄陽市鼎新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湖北沃瑞醫藥材料有限公司、老河口恒豐包裝制品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結合現有條件投產一次性日常防護口罩生產線13條,日產量達80萬只,目前已生產一次性日常防護口罩近500萬只。
梳堵點,政策惠企看得見
為加快襄陽市企業復工復產,市市場監管局結合自身職能,及時出臺了惠企“八條措施”和行政許可審批事項“五項清單”等優惠政策。通過開通審批事項“綠色通道”、全程網辦、延期辦理、“零收費”等舉措為企業減負增效降成本,打通企業復工復產“快車道”。
湖北楚烽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的黃磷生產許可證延續換證受疫情影響,超過規定限期申報換證,按規定應按照新發證申報,但新發證受產業政策的限制不可能取得許可,市市場監管部門扣除疫情期,允許該公司按換發證順利通過申報程序。
截至目前,已累計為全市395家食品、藥品、防疫物資、特種設備、醫療器械等生產經營企業開通綠色通道,快速辦理生產經營許可相關手續。其中藥品、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企業各類審批共計47件,計量標準核準5件,特種設備許可61件,各類食品經營許可272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