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市場監管局認真貫徹市委、政府和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部署要求,不斷提高政治站位,勇于擔當,沖鋒在前,為疫情防控期間的市場秩序穩定做出了積極的貢獻,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代市場監管人的使命和擔當。截至目前,全系統累計出動執法人員21342人次,檢查各類經營場所、經營戶20553戶次,其中農貿市場27戶次,商場超市8173戶次,糧油肉食蔬菜經營店3787戶次,餐飲3903戶次、醫療機構636家次、藥店1071家次、藥械546家次,收到各類舉報292起,解決234起。
加強組織領導,完善防控機制。市局黨組高度重視,自1月22日起多次召開緊急會議,傳達中央、自治區、市委、政府有關疫情防控工作的會議精神,及時成立了由主要領導任組長的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先后印發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烏蘭察布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場安全應急預案》等12個文件,全面加強市場監管防控工作。同時,取消15個相關科室春節休假,保證出現緊急情況時執法人員能夠迅速集結,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做出應急處理。
加強價格檢查,維護市場秩序。從1月25日起,全系統加強對口罩、防護服、消毒殺菌用品、抗病毒藥品等防疫用品和糧、油、肉、蛋、菜等生活必需品的價格監管,確保糧、油、肉、蛋、菜等生活必需品價格穩定,市場供給足量,并加強藥械安全監督,及時開展對涉及疫情防控的藥械流通使用環節的監督檢查。及時對生產經營單位發放告誡書,告誡經營者不得趁機漲價、哄抬物價、囤積居奇,要明碼標價,誠信經營。
嚴守食品安全,打擊違法交易。暫停活禽交易、現場宰殺銷售禽肉行為,對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農村集貿市場等加大監管檢查力度,對農貿市場、商場、超市、餐飲等重點場所的生產、流通環節進行拉網式食品安全檢查,對商場、超市等人員密集場所要求消毒、通風,并對員工和消費者采取體溫檢測等防控措施。同時,嚴格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和依法履行進貨查驗和記錄義務,加強食品采購的管控溯源管理,開展網絡平臺購物監管,切斷新冠肺炎疫情的主要傳播渠道。要求餐飲服務經營單位取消5人以上的公眾聚餐活動,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動物源性食品、本地及外地回流員工、就餐人員的防控工作。嚴格落實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要求,規范管理食品生產操作流程。要求食品生產企業及加工小作坊復產復工等必須建立應急預案,嚴格落實主體責任,抓好人員防控和安全生產。
加強市場監管,保障防護供給。成立防控物資調度領導小組,加強聯動協作,積極與全市大型藥店、零售商溝通,協調防控病毒的口罩、體溫測試儀等醫療用品、藥品的供應。針對疫情波及面廣,市場需求量大等多種因素導致口罩、消毒液等防疫醫療用品遠遠不能滿足一線人員和人民群眾的需求,物資調度領導小組多方謀劃,向國內以及印尼、韓國、泰國等地100余家口罩生產企業協調聯系,同時連續數次發動全市859家醫藥企業和連鎖藥店廣開渠道,多措并舉籌備物資,保障疫情防控供給。截至2月6日,已經采購調回口罩124萬只,達成意向120萬只,發放74萬只;消毒液23萬瓶,發放19萬瓶;酒精11噸,發放7.5噸;測溫槍433把,發放333把;三氯異氰尿酸消毒泡騰片25.5噸,投放了25噸。
加強宣傳引導,營造輿論氛圍。針對不同的監管對象,加強正面宣傳引導,督促各經營戶落實市場主體責任,提高疫情防范意識。在商超、集貿市場等相關經營場所張貼各類《通告》、宣傳畫,制作防控宣傳橫幅,利用局微信公眾號、《烏蘭察布市市場監管報》,發布官方權威信息,大力宣傳防疫措施,引導各類經營者合法經營。與此同時,進一步加強輿情和應急處置管理,印發《烏蘭察布市市場監管局輿情監測與處置管理辦法》,嚴格執行報告制度,加強應急值守,做好12315投訴受理。對利用疫情跟風炒作,翻炒舊聞的各類謠言,及時辟謠,積極引導,幫助市民消除恐慌心理,為疫情防控工作營造了良好的輿論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