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規范認證市場秩序,2020年4月以來,按照市場監管總局統一部署,廣東省市場監管局組織全省市場監管系統開展防疫用品領域認證活動專項整治行動,組織精干力量從嚴從速查處防疫用品領域非法認證案件,嚴厲打擊偽造、冒用、非法買賣認證證書和未經批準擅自開展認證活動,以及認證市場哄抬價格、串通漲價、價格欺詐等違法行為。
以案為鑒
4月3日,廣州市番禺區市場監管局(以下簡稱:番禺區局)根據市場監管總局交辦的線索,依法對廣州市標達檢測技術有限公司涉嫌未經批準擅自開展認證活動的行為進行立案調查。經核實,廣州市標達檢測技術有限公司通過劉某介紹,收到湖南某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某科技有限公司的產品認證申請,并通過劉某收取了2500元/家認證費用,獲利5000元,分別于3月2日及3月6日出具虛假證書4張。該公司未經批準從事認證活動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第九條的規定,番禺區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第五十七條,對該公司作出罰款230000元,沒收違法所得5000元的行政處罰。劉某非法買賣認證證書的行為,違反了《認證證書和認證標志管理辦法》第五條的規定,番禺區局依據《認證證書和認證標志管理辦法》第二十七條,對劉某作出責令改正,罰款30000元的行政處罰。
違法實施認證的法人單位、行為人不僅受到經濟處罰,其違法行為還將被列入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予以公示,受到相關部門的聯合懲戒。
市場監管部門再次提醒各認證機構及從業人員,務必嚴格按照《認證認可條例》、認證規則依法依規開展認證活動,不得擾亂認證市場秩序;嚴正警告未取得認證機構資質的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任何方式假冒認證機構開展虛假認證、發放虛假無效證書。
特別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假冒認證機構并打著境外認證旗號實施的形形色色的虛假認證行為,不僅會因違反認證監管、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等方面法律法規而受到行政處罰,更可能因欺詐、詐騙行為而觸犯治安管理有關法律法規,甚至犯罪被追究刑事責任。
法網恢恢疏而不漏
任何機構和個人,切不可頂風作案、以身試法!
無資質機構頒發的所謂“認證證書”是無效證書,任何不按規則和程序要求實施的認證活動也都是違法的、無效的。有認證需求的單位和個人,一定要選擇依法成立、有相關資質的認證機構并按照認證規則實施認證(相關指南見附件),切不可盲目聽信無良中介、不法機構的虛假宣傳。特別是承諾交錢就能獲證、無需工廠審查及管理體系審核等活動也可獲認證的都不可信。廣大企業和個人一定要提高警惕,切勿心存僥幸,以免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