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防疫物資產品質量和市場秩序專項整治行動開展以來,廣東省結合本地區工作實際,加強統籌、主動作為,全面部署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各項工作。
5月14日,廣東省召開全省電視電話會議,部署開展防疫物資產品質量和市場秩序專項整治行動,在省級層面成立專項整治行動領導小組,由省市場監管局擔任組長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等6個部門為副組長單位,建立部門間聯合工作機制,并召開領導小組第一次工作會議,認真研究推動工作落實。
為強力推進專項整治行動,廣東省市場監管局在省局新冠肺炎防控領導小組下成立工作專班,印發市場監管系統專項行動分工方案,明確任務目標,倒排工期,掛圖作戰,指導督促全省各地市場監管部門迅速開展行動。
加強價格監管,堅決維護市場秩序。廣東省市場監管局密切關注口罩、熔噴布、無紡布等防疫物資市場價格變化情況,不斷加強防疫物資全鏈條價格監管,嚴厲打擊哄抬價格、囤積居奇、價格欺詐等價格違法行為。落實駐廠監管制度,實行熔噴布和無紡布出廠價格每日動態監測管控。持續強化執法,全力維護熔噴布市場價格秩序,指導廣州市、江門市市場監管局對總局交辦的涉嫌哄抬熔噴布價格案件進行查處,對江門恒通公司作出沒收違法所得并處5倍罰款的行政處罰,罰沒款合計3271萬元。
對違法行為“零容忍”,從嚴從快重拳整治。廣東省市場監管局聯合相關部門持續深入打擊非法制售口罩等防疫用品行為,加大對防護產品網絡交易違法行為、網絡交易平臺或服務提供者不履行規定義務行為的查處力度。組織全省市場監管系統開展防疫物資非法認證認可專項排查,及時消除防疫物資認證風險隱患。強化對重大案件的督查督辦,督促各地對涉及疫情防控的違法行為依法從重處罰,對頂風非法制售假冒偽劣口罩等案件,在法定條件下頂格處罰;對情節嚴重的依法吊銷證照,列入“黑名單”。
前移質量監管關口,推動防疫產品產業鏈質量提升。廣東省市場監管局加大對非醫用口罩質量的監督抽查力度,對疫情防控期間轉產、新投產非醫用口罩和專項抽查不合格的企業,及時跟蹤抽查。組織開展現場質量調查,全面摸排防疫物資生產企業,完善非醫用口罩質量監管檔案。
截至5月21日,廣東省市場監管系統已對1053家企業開展質量抽查,抽查產品1098批次,其中不合格產品96批次。同時,不斷加強質量技術服務,組織“產品醫院”“產品診所”對相關防護物品檢驗檢測開辟綠色通道,將監管關口前移到口罩及防護服的原材料領域,指導生產企業選配合適的生產設備、原輔材料等,幫助企業解決產品質量安全問題。截至5月21日,已對120家口罩原輔材料、256家口罩裝備企業開展幫扶,對102家口罩生產設備企業提供免費出貨檢驗1328次,指導企業整改質量隱患1718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