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FP供圖
南都訊 記者邵銘 通訊員黃志慶 “作為生意人,肯定是哪個賣點好就做哪個。”從事化妝品生產、銷售生意的周某最終還是為他這一經營理念付出了沉重的經濟代價。其公司生產的“我的美麗日記”面膜產品通過網店熱銷,卻因涉嫌侵犯知名女性護膚品牌“我的美麗日志”的商標專用權,被商標使用權人統一保健品商貿有限公司(下稱統一公司)告上法庭。
昨日,記者從佛山中院獲悉,該場商標糾紛已經有了終審判決。佛山中院認為“我的美麗日記”面膜產品的生產商佛山南海里水某化妝品廠,銷售商廣州某化妝品有限公司構成商標共同侵權,最終被判賠42萬元。
緣起
山寨面膜網上海量銷售知名品牌佛山維權
據統一公司代理人透露,自2012年初開始,該公司便發現在京東網、天貓商城、拉手網等知名購物網站,有網店銷售外包裝含有“我的美麗日記”字樣的面膜產品。上述產品與其代理公司生產的“我的美麗日志”正牌產品外包裝接近一致。
該代理人同時透露,統一公司是經授權在中國境內獨占使用“我的美麗日志”商標的唯一企業,該商標經過統一公司的使用和大量的宣傳、推廣,已在女性化妝品行業中享有較高的知名度。
去年6月,統一公司代理人在公證處公證員的公證下封存了相關證據。證據顯示,案涉產品均由佛山南海里水某化妝品廠生產,廣州某化妝品有限公司負責銷售。
相關材料證實,佛山南海里水某化妝品廠、廣州某化妝品有限公司分別是獨資公司和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投資人和法定代表人均是廣東汕頭潮南區籍人士周某。對于“傍名牌”一說,周某在接受廣東電視臺新聞欄目《前線調查》采訪時表示,“市場上誰都在用‘我的美麗日記’標識,我們作為生意人,肯定是哪個賣點好就做哪個。”
“日記和日志含義有別,而且我公司生產的面膜產品外包裝上均含有韓妙字樣,具有自己的鮮明特色。”周某認為案涉產品未構成商標侵權。
統一公司則認為,案涉產品從外觀包裝及整體感觀上與自己公司生產的正品極其相似,南海里水某化妝品廠主觀上具有“搭便車”的投機心理,客觀上又在國內各大電子商務平臺上大量銷售侵權產品,造成廣大消費者誤認,給統一公司的市場份額和商譽造成了較大損害。基于上述理由,統一公司請求法院應判令南海里水某化妝品廠以及廣州某化妝品有限公司賠償自己經濟損失50萬元,并在指定媒體登報消除影響。
該案去年在佛山市南海區法院進行一審審理。
較量
被告方指一審法院擴大了涉案文字商標保護范圍
南海區法院一審認為,南海里水某化妝品廠、廣州某化妝品有限公司構成共同侵權,需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日起立即停止生產侵犯統一公司享有的“我的美麗日志”注冊商標專用權的面膜產品,同時,南海某化妝品廠須賠償經濟損失42萬元給統一公司,廣州某化妝品對其中的20萬元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南海某化妝品廠的財產不足清償上述款項的,由周某承擔補充清償責任。被告一方不服一審判決,向佛山中院提出上訴。
在二審階段,上訴方表示,一審法院沒有注意到“日記”與“日志”的含義區別,并且表示己方已申請了“韓妙我的美麗日記”的商標專用權,法院斷章取義,忽略了其產品外包裝上“韓妙”等前置性詞語,此外,上訴方還認為,原審法院作為判定本案商標侵權成立的“外包裝所使用的圖片、顏色、文字排版、配套宣傳語”并非“我的美麗日志”文字商標獨占使用權的保護范圍,原審法院人為擴大了涉案文字商標的保護范圍。
結果
“混淆性近似”誤導消費者
二審法院判被告賠錢
根據被訴侵權產品的外觀特征,佛山中院認為,“韓妙我的美麗日記”商標現處于公告異議階段,周某不能對其主張注冊商標的權利,上訴方認為其在銷售的產品中使用了其享有注冊商標專用權的“韓妙我的美麗日記”標識,缺乏事實依據。
該院同時認為,商標是區別商品或服務來源的標識,其主要的功能就是使消費者能區分商品或服務。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從制止商標侵權的目的是禁止市場混淆的前提出發,只有構成混淆的近似,才能構成商標侵權判定中的近似,而不是商標各要素在事實上的近似。
本案被訴侵權產品上突出使用“我的美麗日記”標識,該標識的字體大小、文字排版、顏色、所處位置和統一公司生產的同類別產品所使用的“我的美麗日志”商標基本相同,足以造成了“混淆性近似”,容易使相關消費者對該商品的來源產生誤認或者混淆,構成侵權。
綜合本案其他證據,佛山中院二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連線法官]
本案賠償數額高達42萬元,在商標侵權案例當中極為少見,就本案的一些爭議點,記者采訪了佛山中院民三庭法官梁涵。
南都:緣何對“我的美麗日記”作出侵權認定?
梁涵:認定商標相同或近似一般按以下三原則進行,一是以相關公眾的一般注意力為標準;二是對商標的整體和主要部分進行隔離比對;三是考慮請求保護商標的顯著性和知名度。商標近似并不要求音、形、義的完全相似,足以使消費者產生混淆就可以判定侵權成立。
具體到本案,“我的美麗日志”面膜具有較高知名度,而“韓妙我的美麗日記”現處于公告異議階段,尚未取得注冊商標專用權,且在市場上并沒有知名度,盡管與“我的美麗日志”從字面上似乎有較大的區別,但其突出使用“我的美麗日記”已足以造成消費者產生混淆,其行為構成侵權。
南都:42萬元這么高的判賠數額近年在佛山罕見,其依據是什么?
梁涵:根據商標法第56條規定以及查明的事實,南海里水某化妝品廠在國內著名的“拉手網、天貓商城、京東商城”等許多網站上銷售侵權產品,如在“1號店”僅四款面膜就銷售12765件,在“拉手網”上僅其中一款面膜就有7114人購買。以上產品銷量僅是去年8月份的。其實銷量遠遠不止于此,由于銷售額無法進行全面統計,但從粗略統計可以看出,其銷售侵權產品的數量較大,侵權獲利雖不能準確計算,但可判定侵權獲利較大,再結合“我的美麗日志”商標的知名度、損害程度等因素,酌定作出。
佛山中院調查結果
●關于商標:2012年10月27日周某向商標局申請注冊“韓妙我的美麗日記”商標并獲初審公告,現該商標還處在異議期內。
●關于包裝:比對發現,涉案公證購買的被訴侵權產品包裝主要有三類:一是被訴侵權產品的外包裝中,在被訴侵權產品包裝的左上角,豎著印刷有“韓妙”商標與另一圖形組合,與“我的美麗日記”標識有明顯距離,“韓妙”兩字字體較小,“我的美麗日記”字體較大,明顯突出,置于外包裝正面的顯著位置;第二類產品包裝正面無“韓妙”商標,僅在產品包裝背面左下角標注“韓妙”商標;第三類產品包裝的正反面均無“韓妙”商標。
●關于銷售:涉案侵權產品在天貓網銷售超過6000件,1號店銷售12765件,在拉手網銷售超過7000件,每件少則十多元,多則幾十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