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盒電子煙利潤300%
“電子煙”進入到市場已有好幾年,最近一兩年卻熱銷起來。在南京一家藥店,筆者問起“電子煙”,營業員稱“賣完了,最近怎么總有人問‘電子煙’?”“電子煙”在南京賣得究竟怎樣火?
筆者輾轉聯系上某品牌電子煙“江蘇地區總代理”。一位40歲左右的男子自稱蔣經理,他將筆者帶到山西路附近一寫字樓內“洽談業務”。
蔣經理隨手拿起一盒“電子煙”:“我坦白告訴你,這種煙是20塊錢左右進回來的,大概35塊錢給你,現在外面基本上都賣80元。你看,這里面的利潤多高!而且市場很火爆!認真做下去,一年賺個百萬不成問題。”
他當場打開一包“電子煙”,掏出一根組裝好,讓筆者試試。“電子煙”看起來和真香煙幾乎一樣,含著煙嘴抽一口,煙頭立即變紅,隨即冒出煙霧,但隨即感到頭疼胸悶,嗓子干啞難受。
蔣經理說,“這是剛抽的正常反應,過會兒就好了,等你習慣了,就可起到戒煙的效果。”
蔣經理稱,電子煙是“出口轉內銷”的高檔產品,主要用于戒煙,無焦油、無明火、無煙灰,還可反復充電,而且有多種品牌香煙的口味。現在南京市面上有近30種電子煙,分為體驗裝、基礎裝、豪華裝,價格從20元到500元不等。筆者了解到,之所以價格相差如此之大,核心在于其“煙嘴”質地,如鍍銀、鍍金、花梨木、黑根木、紫檀木等等。買一盒包裝精美、價格昂貴的電子煙送人,購買者并不清楚其真正成本是多少。而且,由于電子煙不用“點燃”,可以在任何地方抽。
監管空白:電子煙究竟是哪類“我使用了電子煙,出現了惡心干嘔癥狀,連個說理的地方都找不到。”章先生準備去投訴,但是卻沒地方受理。南京市消保部門提醒消費者,在購買“電子煙”時,首先要在正規的商場購買,以防購買使用后出現質量問題而無處投訴。
在南京的新街口和湖南路有多家藥店也賣“電子煙”,多數包裝上既無“食健字”或“藥準字”批號,也未注明是醫療器械。也就是說,“電子煙”既不是保健品,也不是藥,更不屬于醫療器械。
“電子煙”到底是什么?藥品銷售人員說法不一,有的說是“保健品”,有的說是“生物產品”,還有的說是“高科技產品”。
南京市煙草專賣局有關負責人稱,根據《煙草專賣法》相關規定,煙草專賣品僅包括卷煙、煙絲、濾嘴棒、煙草專用機械等,沒有“電子煙”這一產品。所以,市面上的“電子煙”不在他們的監管范圍之內。相關部門也沒有把電子煙明確劃為煙草范疇。
“電子煙”跟口有直接關系,是否歸衛生部門管理?而南京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有關負責人則稱,該局會對有“食健字”或“藥準字”的物品質量進行監管,若“電子煙”沒有這些批號,也不歸他們管理。“電子煙”的廣告宣傳功效是否有夸大之嫌,則應由工商部門管理。
江蘇省工商局12315投訴舉報中心有關負責人表示,未在外包裝上注明生產廠家、生產日期等信息的“電子煙”,屬三無產品,他們將調查后進行查處。消費者可以根據銷售商家營業執照的經營范圍來判斷銷售商家經營產品的合法性,市場上的無證銷售電子煙明顯已經違規,消費者發現有此類違規情況的可以直接向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舉報。
電子煙是屬于煙草還是醫療器械看來尚無定論,所以既無行業標準,也無相關管理依據,目前在市場上銷售的電子煙均未通過任何審批認證,其安全性仍有待論證。
對于電子煙這種“身份模糊”的情況,業內人士希望,有關部門應盡快理順監管頭緒,讓電子煙市場規范有序。南京工商部門向筆者透露,目前已接到多起有關電子煙的投訴,消費者大多舉報電子煙涉嫌虛假宣傳、有副作用等。“但國內對電子煙沒有明確的監管部門,這類糾紛不好協調。”中國控制吸煙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電子煙的身份模糊。煙草專賣部門認為電子煙含有尼古丁,應納入煙草類產品監管;有專家認為電子煙有一定戒煙功效,應屬于醫療器械,由藥監部門監管;也有人認為,電子煙無法證實戒煙功效,只能視為普通電子產品,由質監部門監管。相關負責人呼吁:“現在亟須理順電子煙的監管體制,否則這種新生事物很容易造成一些不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