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畢業的學員打來電話指責英孚約課難
網友揭英孚培訓黑幕引發各地網友熱議
圖1 (2009.8.21南方日報)
(2009.6.11本報的報道)
圖2 (天涯上的揭幕帖子)
商報訊 (見習記者 張哲) 昨天,不少讀者看到本報關于英孚教育課程難約的報道后,紛紛致電報社,反映自己在英孚教育的培訓情況,不少人向商報記者吐起了苦水。
曾經就讀英孚的劉先生說提起英孚就來氣
“雖然我已經畢業了,但現在提起英孚還是一肚子氣。”劉先生去年8月份報名參加英孚教育的課程,當時英孚的客服人員答應劉先生每周可以約到14節課,想提高口語的劉先生付了18800元的學費,參加14個月的網絡+面授的英語培訓。
“去年預約課程沒什么問題,但從今年3月份起,一下子預約不到課了。”劉先生說,約課要靠“搶”。“每周五下午三點是出下一周課程表的時候,這個時候如果不打電話搶,兩個小時后就再也約不到了。”
“我有一段時間休假,一個星期至少可以上10節課,但只能約到4、5節課,英孚當初的承諾根本無法兌現。”劉先生認為,約不到課的根本原因,是招生過多,老師根本不夠。
“黃龍恒勵這邊只有3個外教是固定的,其他外教更換得很頻繁。”劉先生對外教的頻繁更換也非常不滿。
學員質疑英孚招生過多教師不夠
據英孚教育英之輔語言培訓中心副校長胡葉茜介紹,黃龍恒勵中心總共有6個小班(4人/班)、3個中班(15人/班)和4個大班(25人/班)。同一時段需要13個老師授課,一般每個外教一周(5天)上課26個小時,平均每天上課5個多小時,而這些外教是在各個培訓中心之間頻繁輪換的。劉先生認為這樣明顯降低了培訓質量,外教也疲于奔命。
今年4月份,劉先生與10多名學員一起要求英孚限制招生規模,提高師資質量,擴大培訓機構的空間,英孚方面答應改變約不到課的狀況,但實際情況卻沒有好轉。昨天,胡葉茜表示,英孚方面已經在尋找新的校區,擴大班級容量,改變約課難的現狀,但無法承諾何時能夠實現。
“這也表示,約課難的情況還要一直持續下去。”劉先生說,一年的學習,他感覺沒有什么提高。當初開始上課時,外教針對他的口語水平進行了等級評定,英孚有承諾,經過培訓,學員如果無法提升6個等級,就可以全額退款,“現在想起來,這完全是一個陷阱,每次評定等級時,都是與外教對話幾句,怎么樣打分都由外教說了算,我感覺沒有什么標準,如何評定等級完全掌握在他們手中,在這樣的情況下,任何人都能提升6級,哪怕他實質上沒有什么提高。”
英孚難約課不是杭州一地的現象
英孚難以約課的情況不止在杭州出現。在百度上搜索“英孚”,發現《南方日報》在今年8月份也曾報道過當地英孚難以約課的相關報道。(見圖1)
而在天涯社區,網友“againstef”于今年9月發表了一篇名為《EF培訓黑幕揭露》的帖子,揭露F2F(小班面授課)因為老師人數少,學生數量龐大,大部分學生最多只能兩周訂到一堂F2F。(見圖2)
因為英孚的學費不是按課時來算的,而是半年或一年的“包年價”,價格由英孚說了算,在合同上也并不承諾應該達到的授課數量。商報記者初步算了一下,按照網友反映的情況、深圳英孚的一年面授學費為17000元,如果一名學員只想上F2F,那么總共可以上52周+送8周-每年2周中心關閉/(每2周一堂F2F)=29堂F2F/年,換句話說,每個學員要為每堂4人分享一個小時左右的課程買單17000元/29=586元。
這個帖子后面,發帖人說,“我們只關注我們能否訂到課,能否訂到適合自己的課,課程安排合理化是英孚最需改善的重點問題之一。學校高層應關注學員所關注的,借用中國老百姓的一句話:‘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種番薯’。”這個帖子得到了不少網友的回復,“執著者”說,他很后悔在兩年前報名了EF的培訓課程:“這個帖子上提到的絕大多數情況我都遇到過,我是麻木了。我對英孚,可以說無比失望。”
杭州英孚準備應訴學生的控告
針對10月28日本報關于陳女士想要英孚退款,否則將進行起訴的報道,昨天下午4點左右,英孚教育英之輔語言培訓中心客服經理陳謙回復本報,英孚將不予退款,并委托律師準備應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