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上課,工廠上班;學生放學,工廠下班。沒辦法,因為是樓上樓下,噪音太大,上課時,我們只能大喊大叫,不然孩子們根本聽不見。”昨天上午,面對記者的采訪,魯山縣瓦屋鄉大潺寺村小學的一位教師無奈地告訴記者,自從村里將該小學教學樓二樓租給一家工廠后,每一位老師都成了大嗓門。
【現場】
老師上課大喊大叫
昨日9時許,記者走進了魯山縣大潺寺村小學。此時,孩子正在上課,一陣陣的機器聲從二樓傳來。課間時,坐在教室后排的一個小姑娘告訴記者,這種聲音基本在上課期間一直響。“這種狀況已經持續一個多月了,別說是孩子們,我們這些老師也受不了。可課還是要上啊!于是只能硬著頭皮堅持,怕聲音小了孩子們聽不見,我們就大喊大叫。”該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師連連搖頭。
【調查】
大門給工廠,操場一半給工廠
據當地村民介紹,這所小學是10多年前建起來的。當時,為了改善教學條件,村里的每家每戶都捐了款,共集資5萬元,上級有關部門又專門撥了5萬元資金,最終建起了這棟二層共18間教室的教學樓。
“一個月前,我們才知道,一家名叫鑫發的羊毛衫加工廠在學校教學樓二樓開業了。你想啊,頭頂上有20多名工人、30多臺機器一直在工作,這樣的環境,誰能靜下心學習?”一位曹姓村民頗有怨言地說,“不僅如此,為了給工廠提供良好的條件,原先學校的大門也讓給了工廠,學生們只能從另外一邊開的小門進出;原來孩子們課余玩耍的操場,也一分兩半,從中間壘起了一道圍墻,校園里甚至連個乒乓球臺也放不下。”
【擔憂】
孩子安全咋保證?
“這家工廠有20多名工人,很多人我們都不認識。這會不會對校園里的孩子造成安全隱患?”不少村民都提到了這樣一個問題。
記者在校園觀察時發現,教室離圍墻只有幾步之遙,而圍墻的高度有1.5米左右,且頂部沒有安裝防護網。毫無疑問,要是有人蓄意傷害那些年幼的孩子,這道圍墻起不到任何防范作用。
【抗議】
沒人征求辦廠意見
不顧學生教學環境,無視校園安全隱患,村小學教學樓是如何變成工廠的?昨天下午,記者在多方努力下,終于見到了該村的一位負責人。
這位負責人解釋說:“這個工廠是村里的招商引資項目。”這位負責人稱,盡管如此,村里在決定將學校教學樓二樓出租給工廠前,曾召開了全體學生家長、部分村民代表會議,“會上,所有人都贊同這個決定”。
面對這位負責人的說法,十多位接受采訪的村民均態度一致地予以了否認:此前根本不知道這件事。“村里的領導搞招商引資,增加村里的收入是好事,但不能不顧孩子們的學習吧!”現場,一位村民談及此事連連搖頭。記者 王俊生/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