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記者接到一些消費者投訴,聲稱其購買的阿里斯頓熱水器頻頻出現漏水情況,且得不到及時的售后服務,紛紛對阿里斯頓熱水器的質量和售后服務產生質疑。而記者對“阿里斯頓售后服務中心”暗訪發現,其只不過是一家非常普通的家電維修回收站,而且這個售后點現在已經沒有續約,由此種種可見,上述消費者投訴并非偶然。而作為一知名熱水器品牌,阿里斯頓部分負責人士接受記者采訪時的答復與態度更讓人啞然……
消費者
阿里斯頓漏水嚴重
消費者劉女士告訴記者,提起家里的熱水器就頭疼:“阿里斯頓熱水器的質量實在太差了”。據了解,劉女士是在2005年10月購買了阿里斯頓JI100HE-EBT15型號熱水器,“當時就是信賴這是個國外的大牌子,又看到廣告上說能保修5年才買的”。才使用了一個月遙控器就出現問題,廣州售后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在維修不好的情況下,竟稱“還有兩個按鈕可以用啊,你就先將就著用吧”。另外,從今年2月開始,這臺熱水器一直在漏水。為此,她曾多次撥打阿里斯頓售后服務中心熱線,電話卻從未接通過。
無獨有偶,陳先生也來信投訴說,自己于2003年購買的SHCON35SHE1.5的阿里斯頓熱水器,內膽如漏水是保修五年,但是今年初已出現漏水情況,廣州售后服務中心派人上門鑒定為內膽漏水,收取了40元上門費但問題并沒有解決。幾天之后,陳先生打電話希望能夠得到解決,但卻被售后人員以其“在購買時沒有開發票只有收據,不予維修。”為由拒絕。
對此,陳先生質疑:“既然沒開發票只有收據那為何當時售后服務中心可以送機并上門安裝呢?你售后服務中心是憑什么送機給我的?而且安裝工單上的發票號也是寫我的收據號碼,收據上也蓋有‘憑隨機保修卡由阿里斯頓原廠全國保修’的字樣,難道說這是騙人的嗎?”
針對消費者所提出的疑問,記者采訪了阿里斯頓華南地區市場部經理黃宇亮,但是他對消費者的質疑進行了否定,稱“熱水器漏水是每個廠家每個品牌都存在的問題,我們并沒有從總部獲得過‘熱水器漏水嚴重’這樣的信息”。
調查
阿里斯頓售后“名存實亡”?
據權威資料顯示,目前,我國城市居民家庭熱水器擁有率為72.3%,尚未達到飽和狀態,每年保持30%的增幅,在未來五年內,熱水器的市場需求量將達3500萬臺。由于熱水器產品本身的特殊性,其質量安全問題一直備受關注。
接到消費者對阿里斯頓熱水器的質量和售后服務投訴后,記者對阿里斯頓廣州售后服務中心進行了暗訪。
記者以消費者的身份撥通了阿里斯頓售后中心的電話,當對方得知是內膽漏水,立刻回答“內膽漏水我們修不了,如果有發票并在保修期內,你可以過來調換機子”。隨后,記者實地暗訪了該售后中心。奇怪的是,該中心門口并沒有任何與“廣州阿里斯頓售后服務中心”等相關字樣,只是一家非常普通的家電維修回收站,整個店面最多只能同時容納三四個人,令人很難將其與“阿里斯頓”的品牌聯系起來。
看來消費者的質疑并非沒有道理,這樣的一個小門店如何能支撐“阿里斯頓廣州售后服務中心”這么大的牌子,它的售后與服務又如何保障?抱著這種疑惑,記者采訪了阿里斯頓華南地區售后服務中心負責人郭先生,對方稱這個售后點是兩年前簽約過的阿里斯頓特約維修點,現在已經沒有續約了。但是,對于這種已經沒有授權的維修點為何還能以“阿里斯頓售后服務中心”來為消費者“服務”一年之久?郭先生稱“這屬其個人行為,我們也沒有辦法。”
專家
遭遇“忽悠”型廠家可借助法律
對于熱水器等家電的售后,專家認為商家的責任也不可推卸,商家應該在保修期內保持100%的誠信度,按照“誰經銷誰負責”的原則直接幫消費者解決產品質量問題。另外如果遭遇“忽悠”型廠家,建議消費者致電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尋求法律和法規的援助。
據了解,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按照國家規定或者與消費者的約定,承擔包修、包換、包退或者其他責任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或者約定履行,不得故意拖延或者無理拒絕。
此外消費者值得注意的是,在購買時一定要索要正規的發票并進行妥當保存,以免在維修時發生不必要的糾紛。此外,在事情發生后(如熱水器漏水造成墻體、地板受損),消費者應在第一時間通知經銷商或制造商,要求對方派人到事發現場進行拍照取證,雙方現場確認是由商品引發了問題,具體造成了多少損失,這樣在以后的維權過程中就能減少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