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對于太陽能行業而言是不尋常的一年,“家電下鄉”讓整個太陽能熱水器市場呈現爆發式增長,也成就了太陽雨、桑樂等太陽能企業的迅速成長,也讓整個行業群情激奮。在“家電下鄉”這場馬拉松大賽未近終點之時,誰會笑到最后尚未可知,為了加大獲勝的籌碼,這就難怪出現借外力的一幕一幕景象了。
素有太陽能行業“教父”之稱的皇明,或許是2009年太陽能下鄉盛宴中最失意的企業了,不僅沒有分得一杯羹,更撼動了皇明在太陽能熱水器市場上的霸主地位。不過,這種挫敗感也是最強大的競爭動力,而且,皇明的整體實力強大,加之曾在幾年前服務過皇明的采納此刻再次加盟也讓人對其有了更多的期許。經總經理朱玉童證實,09年下半年皇明與采納再次正式簽約,不過市場影響力的顯現還需要一段時間,皇明這場“保衛戰”能否收效還有待時間去考證,而最讓筆者擔心的是這場“強強聯合”能否安全度過磨合期。
日前,曾任皇明太陽能集團甘肅地區經銷商的羅正忠再爆猛料,稱當初皇明訴羅正忠名譽侵權案中標的為153萬、利潤30萬元的訂貨合同系偽造,其公章與工商部門登記備案公章有明顯差別,并稱將在適合時機向皇明起訴,討要自己的合法權利。這也是皇明與經銷商羅正忠之間的第三輪正面交鋒。
2010年1月23日,記者在北京前門某賓館見到羅正忠,羅向記者出示了他委托甘肅誠信司法鑒定所對皇明訴羅名譽侵權案中提供的訂貨合同公章與工商部門登記備案的公章所做的鑒定,該份司法鑒定許可證號為621208002號的鑒定書顯示,所送檢材為2005年04月11日廣州江鹽化工有限公司與皇明解除合同通知書一份一頁(復印件),樣本為廣州市工商局天河分局調取的注冊登記檔案中的該公司股東會議決議一份一頁(復印件)、天河分局調取的注冊登記檔案中“企業名稱預先核準申請事項”一份一頁(復印件)。該份鑒定書顯示,經樣本與檢材核對,“發現其印章印文形態、印文大小、印文排列形式、印文邊框、印文字體、印文細節特征、文字與文字之間、文字與邊框、星徽之間的距離、位置、筆劃線條的交接和搭配位置均存在明顯差異,故不是同一印章蓋印所形成。并據此得出樣本與檢材不是同一印章蓋印的結論。
據羅正忠介紹,他于1999年開始經銷皇明太陽能,當時皇明太陽能還處于起步階段,根本算不上名牌,在他的努力下,皇明在甘肅的銷售情況非常好。2003年,因羅認為皇明沒有完全履行經銷合同約定的內容,即返回售后服務返點及維修返點,多次向皇明追討欠款,皇明隨即取消了與羅正忠的經銷合同。此后雙方的矛盾逐漸升級,先是羅扣押了皇明來酒泉的宣傳車,并揚言將于某日進行燒車活動,皇明集團為此將羅訴至法院要求返還車輛,而羅同時起訴,要求返還貨款及其他共計28萬余元;沒有獲得法院支持后羅又于2005年4月注冊一家反皇明網站,聯合全國其他經銷商一起反對皇明,追討其所欠的貨款及返點。2005年皇明以名譽侵權為由起訴羅正忠,要求法院判令羅停止侵害并賠償經濟損失30萬元。法院在認定羅名譽侵權后,查封了他的門店及房產。
羅正忠告訴記者,他與皇明的官司已經經過了多次審理,雖歷盡坎坷但他仍然堅持。早在05年他起訴皇明追討欠款的那次訴訟中,法院就曾否定了皇明提供的一份價值3萬余元的收貨單,認定該收貨單并非羅正忠夫婦簽名,已經有偽造證據的嫌疑,2009年9月,在獲得了這份鑒定書后,他再次找到皇明,但沒有結果。羅正忠表示,他將于合適的時機據此向法院提起訴訟,一旦法院認定該鑒定的法律效力,皇明將承擔偽造合同、私刻公章等違法行為的嚴重后果,并且他現在已寫好“我與皇明”20萬字的紀實文稿準備自費出版。
1月25日記者來到德州皇明總部求證事件的真偽,皇明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當初皇明是由于羅在經銷他們品牌時還經銷其他品牌才終止合同的,他們已經在網上發現這份鑒定,鑒于其點擊率較低,且羅沒有正式據此向法院起訴,他們暫不予理睬,但保留再次起訴羅名譽侵權的權利。
曾操盤過皇明品牌的天進在09年年底被應邀簽約廣東五星太陽能,可見一直較為沉默的五星也欲將在國內市場大展拳腳了。曾以平板太陽能熱水器聞名天下的五星近年來似乎把精力投放在光伏項目的推動上,致使在太陽能熱利用領域走起了下坡,而五星的落寞讓本就勢力單薄的廣東區域更顯得無將可點。筆者曾致電天進品牌管理機構董事長馮幗英,得其證實已然簽約,但其下一步舉措卻選擇了暫時保密,這為五星未來的走向更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
太陽能行業觀察家冷躍進認為,作為二線品牌太陽寶,似乎也不甘人后,09年10月與上海極品策略傳播機構達成了戰略合作,而這也代表著太陽能行業的品牌之戰已延伸至二三線品牌,也預示著2010年的太陽能品牌競爭將更為激烈。
不管是太陽能企業,還是品牌營銷機構,都可謂實力強大,他們的碰撞將可能再次改寫太陽能熱利用行業的格局,誰能最終勝出,我們只能拭目以待。
“皇明”太陽能面臨競爭日益落寞 屢遭投訴遇信任危機
這個社會無時無刻都在競爭中不段發展,無論每個行業都存在激烈的競爭,逃不開“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在新的競爭環境下,“皇明”這個曾經中國太陽能行業的領跑者,如今卻隱藏著令人擔憂的危機;盡管還守著一塊“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光熱產品制造基地”的金字招牌,但正日益顯露落寞、窘困之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