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本刊頻頻接到全國各地消費者對皇明太陽能產品的投訴和抱怨,稱其所購買的皇明太陽能熱水器不但產品質量差,而且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更差。消費者買了皇明太陽能熱水器,不但在經濟上造成了損失,同時也給其生活帶來不便,質量的無法保證和售后的不盡人意讓消費者失望至極。為何這個享譽太陽能行業的金字招牌頻頻出現如此問題?甚至皇明集團多次被《現代快報》列入“黑名單”。皇明集團光環背后如今卻是隱憂重重!
消費者:產品質量出問題售后不盡人意
山東德州的張小姐近期向本刊反映,她于今年8月份在寧津縣時集鎮盛隆商行安裝了皇明集團的歐迪克太陽能,當時與商家說好了電熱帶在秋后給安上,可是結完賬,售后服務說來安裝卻遲遲不來,而且太陽能漏水,不能用,張小姐多次打電話售后,售后一直以沒空為由,不來維修。“自從購買了皇明太陽能,嚴重影響了我的生活,當初承諾的售后也是忽悠消費者的,態度也十分的惡劣,真是對皇明太陽能徹底失去信心了”張小姐表示。
另外,一位劉女士也對皇明太陽能提出投訴,她于2009年2月份發現皇明太陽能一根真空管爆破,不能正常使用,因為還在保修期內,劉女士隨后聯系當地經銷商,得到的答復卻是先前的經銷商已更換,如果想要維修要收收費.劉女士又把電話打到皇明公司,隨后經銷商就來到劉女士家,看了看太陽能說是人為的,不在保修范圍.劉女士跟他爭辯起來.經銷商又說太陽能不像是皇明的產品,說要修就收費.隨后就走了,劉女士沒辦法又把電話打到皇明公司,公司的人要劉女士把太陽能及使用說明書的照片發給他們.又過了兩天一個說是皇明的業務來了把太陽能及使用說明書和發票拍走,走前業務員說太陽能的說明書是真的,太陽能不是皇明的產品,叫劉女士找以前的經銷商去,隨后就不再搭理劉女士了.直到現在皇明也沒給劉女士一個說法。
“大半年過去了太陽能水箱也在漏水,不能使用,皇明太陽能的人也無音信.人再也沒來過.真不敢相信如此知名的大品牌會是這樣對待消費者。”劉女士無奈的說。
接到消費者投訴后,本刊立即發函至皇明公司核實了解事情真相。皇明公司一位文化中心部門的崔小姐查收了函件并告知本刊他們會去核實清楚,隨后回復本刊。沒過多久,皇明公司一位客服打電話要求本刊把投訴者信息反饋給他們,他們會去處理。
可是直到記者發稿前,本刊沒接到皇明公司的任何回復及對消費者事情的處理結果。致電皇明公司,工作人員稱相關領導不在,工作人員卻以不知事情為由沒有任何答復。
業內人士:皇明越來越不像太陽能企業忽視消費者必非偶然
“皇明太陽能”到底怎么了?在涉足大量新領域后,如今的皇明,越來越不像太陽能企業了。”一位業內人士如是說。
據了解,在太陽能熱水器行業打下基礎之后,近年來,皇明太陽能展開多元化擴張——以“太陽谷”項目為主體,皇明實現了對太陽能制造、房地產開發、旅游觀光,甚至教育培訓等眾多領域的擴張。
如此多元化的擴張發展,許多業內人士及專家對皇明集團的做法表現出極大的質疑。皇明如此大張旗鼓的“變身”,到底是為了進一步做大太陽能,還是因行業內競爭激烈利潤走低后,想“轉戰”其它領域以謀求新出路?
另外一方面,皇明集團向多領域的擴張,未必能做好充分的工作準備,兼顧到每個領域的發展。質量和服務的水準也就難免出現疏忽,給企業自身和消費者都會帶來不好的影響。
雖然,皇明太陽能被列入家電下鄉名錄,但是從眾多消費者的埋怨來看,皇明品牌雖然牌子響亮,但是并沒有受到太多消費者的青睞和支持。據悉,目前中國是太陽能利用率最高的國家,但消費階層對其認知仍然有限,再加上如今政策上缺乏支持、銀行惜貸,而皇明內部又被指出問題重重,種種壓力把其推向了像創業初期給民眾普及太陽能概念步履維艱的地步。如果皇明的一切“隱憂”都無法最終“釋懷”,那么,在不遠的將來,皇明千辛萬苦所累積的知名度將毀于一旦。
律師:“三包”是基本保留證據維護自身權益
如今產品的質量和售后的服務倍受關注,在遇到質量問題時,律師指出消費者要保留足夠的證據,并且應該盡快采用法律的程序維護自身權益。現在很多廠家采用“緩兵之計”來麻痹消費者,以協商等借口故意拖延時間,這樣一旦拖過時效期受害人也無法采用法律的手段保護自己了。
在產品質量糾紛救濟途徑中,不管是投訴、申訴還是起訴消費者承擔了一定的初步舉證義務。消費者應保留或者向銷售者索要購買商品的發票,注意收集產品包裝中的產品檢驗合格證書,有關產品規格、等級、所含主要成份的名稱和含量的說明,使用及售后服務說明手冊,以及產品“三包”的有關說明。
最后律師還提醒廣大的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要注意保留產品的發票、收據等消費憑證,要核對收據上的商品是不是你所購買的型號。另外,收據上的印章要與企業的營業執照統一,認真核對防止商家從中搗鬼。如果出現了質量問題,或者對消費者造成了傷害,要保留現場、證據等必要證物,以便將來在法庭上可以維護自己的權益。
顧客是上帝何時才能說得出做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