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11日訊 (記者 張強) 喝一口康師傅綠茶,就像喝“果粒橙”一樣,滿嘴里感覺都是小顆粒,哈爾濱市民吳先生就遇到了這樣的事。10日,吳先生向東北網反映了此事。截至記者發稿時,“康師傅”方面仍未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釋。
9日16時許,哈爾濱市民吳先生在松北區一家倉買店買了一瓶康師傅綠茶。“當時我非常渴,拿起綠茶擰開蓋子就喝了一大口。喝到嘴里覺得都是小顆粒,就像喝 ‘果粒橙’一樣。”發現飲料出了問題,吳先生當即就找倉買店的女老板理論,女老板聯系了“康師傅”廠的業務員。“業務員只給我一個‘康師傅’客服電話,然 后不管了。”吳先生講,他撥打了客服電話,將問題反映上去,但卻一直沒得到回信。
10日上午,記者見到了吳先生和這瓶出現問題的康師傅綠茶。記者看到,這瓶綠茶的生產日期是2011年3月22日,保質期為12個月。瓶內有大量半透明、漂浮的、顆粒狀絮狀物,看起來十分明顯。吳先生懷疑,這瓶綠茶可能是過期后重新包裝上市的。
11時許,記者撥打了康師傅客服電話反映此事。半個小時后,一位女工作人員給記者打來電話,十分肯定地認為,這瓶綠茶內的顆粒物應該是析出的茶鹵,是正常現象。當記者詢問這位工作人員是否看到這瓶“問題”綠茶時,該工作人員承認沒有看到實物,只是分析認為是這樣。
作為康師傅的生產廠家,批量生產飲料,為何會出現這瓶“問題”綠茶?是個例還是整個批次的飲料都出現了問題?作為品牌企業,為何不積極對消費者作出解釋?截至記者發稿時,“康師傅”方面未給出令人信服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