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執法人員正在對違法加工海鮮的作坊進行查處。李詠祁/攝
“海鮮作坊臭氣熏天,經過那里時都要掩鼻。”10月18日,記者接到市民藍小姐的投訴,稱白云區嘉禾街道員村一居民樓內長期加工劣質海鮮,導致整條街巷臭氣熏天。記者調查了解到,該作坊涉嫌生產劣質半成品海鮮,前日下午,當地工商部門接報后一舉查處了該地下作坊。
投訴臭味熏街坊
藍小姐(化名)家住該作坊附近。據她介紹,近幾個月來,家里都有一股臭氣,隨后她發現是附近一出租房加工劣質海鮮導致的。“每天都能聞到死魚爛蝦發出的臭味,尤其是煮海鮮的水傾倒在下水道后,氣味簡直令人作嘔。”
藍小姐告訴記者,“前幾天,我看見有六七個人在屋子里加工海鮮,他們煮熟后用竹簽串起來冰凍。”藍小姐說,被加工的海鮮都是死的,“有蝦、魷魚、小龍蝦等很多品種。”據了解,作坊周圍鄰居因不堪忍受臭氣,紛紛譴責該作坊。“后來他們就不再把海鮮擺在外面了,但還是臭氣熏天。”據藍小姐了解,該作坊已經在這里加工海鮮達半年之久。
據藍小姐告訴記者,作坊內有數個大冰箱,估計每天能加工幾百斤,前些天藍小姐還看見一輛卡車裝載著三臺冰箱開出村。藍小姐表示,“這些東西不干凈,吃了對身體肯定有害,希望相關部門能及時查處。”
暗訪大閘蟹便宜
18日上午11時許,記者假扮成購買者,來到位于嘉禾員村東街東一巷的作坊。記者走近時發現,該作坊位于居民樓一樓,狹小的加工間里擺著三臺冰箱,裝滿加工好的海鮮,工作人員的鞋襪也擺在門口內側。一箱箱已經加工好的大閘蟹正擺在作坊內,發出令人惡心的臭味。在廚房的爐灶上,皆是黑漆漆的油垢,幾只蒼蠅飛來飛去。
當記者表示有意批發海鮮時,兩名光膀子男子接待了記者。據一名男子稱,他們的海鮮都是從黃沙進的貨,大閘蟹比市場上的價格要低三分之二,只賣五六元一斤,而魷魚一件26斤也僅售106元。當記者表示是否還有其他產品時,兩名男子將一個冰箱打開,一股難聞的臭味立即涌了出來。記者看到,里面已經堆滿了加工好的海鮮。當記者打開一個塑料袋時,發現里面都是串成串的蜈蚣和蝎子。記者問大閘蟹是否都是死了才加工的,兩名男子立即起了疑心,并稱這是“殘蟹”,并非死后才加工的,在記者再三表示要長期批發海鮮時,兩名男子稱“無法拿到貨”。當記者離開時,發現兩名男子一直盯著記者。
查處無證黑作坊
當天中午,藍小姐向當地工商部門投訴。下午1時20分許,白云區黃石街道工商所執法人員趕到現場,在藍小姐與記者的帶領下,工作人員對該作坊進行了突擊檢查。
看到工商部門前來查處,鄰居陳伯表示:“味道太臭了,熏得我有時都吃不下飯。”聽到陳伯向執法人員投訴,一男子立即開口大罵阿伯“多管閑事”,并威脅“不要亂說”。
經執法人員檢查,該作坊從黃沙水產批發市場購進一些海鮮“殘次品”后,煮熟并添加中草藥香料,用竹簽串起后銷售。黃石街道工商所所長張越告訴記者,民房是不允許用來加工食品的,該作坊屬無牌無照經營,應予以取締。當執法人員要求作坊主提供進貨單據,但他無法提供,只承認在該村加工海鮮達半年之久。張越表示,因為檢查時發現的海鮮均已被煮熟,無法判斷其是否已經腐爛,“我們還要進一步調查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