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至縣樓觀鎮西樓村果農正用勾兌好的膨大劑蘸泡獼猴桃嫩果
6月1日,周至縣樓觀鎮西樓村果農正用勾兌好的膨大劑蘸泡獼猴桃嫩果。記者近期在陜西省周至縣采訪發現,被譽為獼猴桃之鄉的周至縣,果農種植的獼猴桃依靠膨大劑增產。
2010年周至縣獼猴桃種植面積達到30.7萬畝,總產量25萬噸。一些果農按照去年總產量計算,依靠膨大劑能使獼猴桃凈增產三分之一,全縣產量超過8萬噸,而且當地超過90%的果農均采用膨大劑增產,以保豐收。周至縣司竹鄉南司竹村一位果農說,獼猴桃不使用膨大劑,果體小,難以銷售,果商也不愿意購買,產量、產值都會下降。而且周至縣各鄉鎮、村落,以及縣城的農資經銷店隨處都能買到四川或楊凌產的膨大劑。
膨大劑使一個100克的獼猴桃,凈增80克左右。膨大劑俗稱“大果靈”,也叫“膨大素”,主要刺激細胞分裂素的物質,屬于激素類化學物質,對植物可產生助長、速長的作用。有關研究表明,使用膨大劑后的果蔬味道變淡、口感差,不利于長時間儲藏。同時,對人體的危害主要是神經系統,也有可能造成兒童發育不良、癡呆等。
目前,周至縣獼猴桃鮮果銷售及加工占到國內80%的市場份額,也是陜西獼猴桃的主要產區。陜西省果業局2009年曾下發通知,要求獼猴桃產地禁用膨大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