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讀者李先生向早報反映,自己竟然在樂購七寶店購買的葡式蛋撻外包裝上發現了兩個生產日期的標簽。“我女兒吃下的蛋撻很可能已經超過保質期。”李先生說。
消費者:吃完后才發現問題
據介紹,1月6日下午5時許,李先生在樂購七寶店購買了4只蛋撻。“我家經常光顧這個大型超市,對這里銷售現制食品還是非常放心的。”李先生表示,自己在購買蛋撻時僅僅看了一下價格。
當日,李先生的女兒就食用了這4個蛋撻。“直到女兒吃完,她才發現蛋撻的兩個外包裝袋上貼著的標簽下竟還有一個同樣款式的標簽。”李先生說。
頓感蹊蹺的李先生為了一探究竟,立即將其中一只包裝袋上的標簽撕下,“上面標簽注明生產日期為1月6日,而被這張標簽覆蓋住的標簽上的生產日期分明寫著1月5日。”李先生說。
由于無法確定蛋撻究竟生產于何日,李先生稱,自己甚至開始懷疑女兒吃下的4只蛋撻已經超過保質期。
“食品的生產日期怎么能隨便更改,即使是臨近保質期需要馬上處理掉的食物,超市也應該在銷售的過程中告知顧客。”李先生認為,樂購七寶店的這種做法讓自己“猜不透原因,也無法理解”。
在李先生提供的兩個蛋撻包裝袋上,早報記者發現,包裝袋上的紙制標簽頂端印著“葡式蛋撻(兩只)”。在加工日期一欄則標注有:2007-01-06的字樣,而下面的有效日期標識為2007-01-07。
而當早報記者從標簽的背面看去卻發現,加工日期為:2007-01-05,有效日期標志為2007-01-06。除了生產日期和有效日期不同外,兩張標簽的形式及內容完全一致。
樂購七寶店:隔日食品一律銷毀
就此事件,樂購七寶店烘培部負責人解先生也一臉詫異。在拿著標簽正反仔細端詳了一分多鐘后,解先生表示,自己一時也難以判斷原因。
“烘培部出售的食品全部是當天制成的,隔天的食物我們絕對不會銷售。”解先生反復強調說,由于烘培部生產的點心對溫度和濕度等外部環境要求非常高,因此即使僅僅相差一天,食品的口感也會與當日生產的有很大區別。“所以我們對當日剩余的食品一律采取銷毀的辦法。這是我們必須遵循的規矩,任何人都必須遵守。”
在接受采訪時,解先生表示,產品外包裝上出現兩個標簽只有一種情況,即超市在臨近閉店時將當日生產的烘焙產品打折出售,“這時候,工作人員會將一張標明售價的標簽貼在原價的標簽上,用以說明打折優惠。”
解先生承認,李先生購買的這4只蛋撻并不是打折商品。同時解先生還表示,即使是打折商品,生產日期也不會改變。
此外,解先生還認為,出現這種狀況也可能是工作人員“疏忽”所致,“以往工作人員為了提高工作效率,也會預先打出一些標簽做備用。”解先生說:“可能是工作人員在前一天沒有用過,隨后又重新貼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