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超市買食品,不少人會關注一下生產日期,但要找到它們并非易事,這些小黑字不是東躲西藏,就是行蹤不定。近日,市民余小姐向本報反映,許多食品的生產日期都玩起“躲貓貓”。這不禁讓人感嘆究竟是在購物,還是比眼力?
反映:
生產日期“躲貓貓”
“購物本來是很簡單的事,就因為這一串數字,還讓人有些掃興。 ”余女士說,她發現食品的生產日期,大多不在食品包裝袋的顯著位置,視力好的人找起來都費勁,更不要說老年人了。為此,她80歲的母親,每次去超市還要備副老花眼鏡。
一些進口食品生產日期更難尋覓。部分食品中文標注里只有產品配料和生產許可證等信息,唯獨生產日期要從原外文標注里尋找。
調查:
日期標注五花八門
近日,記者來到一家大賣場。在食品專區,生產日期的標注方式是五花八門,有的標在包裝封口處,有的在中縫處,有的根本找不到。
某品牌火腿腸的生產日期后寫著“見商標附近”,但商標附近根本沒有生產日期,幾經查找,才發現日期原來標在封口處。某品牌的方便面的生產日期欄后標明“見包裝下方”,但整個方便面包裝袋色彩豐富,要想找到生產日期,并非易事。最后,記者只得請營業員幫忙找。營業員在仔細翻找后,才在花花綠綠的包裝袋上看到了一行模糊的日期。
廠家:
多以劣質噴墨打印
食品包裝上明明有“生產日期”一欄,為什么還要寫上“見包裝某某處”呢?某膨化食品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食品生產日期的標注方式大多采用機器色帶打印和自動噴碼,直接印在食品的封口處。前者多用于袋裝食品,后者則針對罐裝食品。因為是流水線操作,有時包裝袋或罐頭擺放不正,從而導致同樣的商品,生產日期印在不同位置。至于生產日期模糊、易掉色等問題。該負責人說,一方面可能是生產時欠考慮,另一方面是為了降低成本,用了比較低劣的噴墨。 ”
而一名大型超市的經理則告訴記者,商場進貨時是對貨物進行抽樣調查,不可能將所有包裝上的生產日期都確認一遍,沒有那么多時間和人力。如果消費者在購買后發現生產日期找不到,一般都可以找銷售方退貨。
質監局:
明確標注一舉雙贏
上海質量技術監督局食品安全部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國家目前并無相關法規明確規定食品的生產日期具體標注位置和規格,但廠商有義務明確標注生產日期,每位消費者都享有這樣的知情權。一些食品包裝上會寫:“見包裝下方”,可這個“下方“往往是指下方的某個死角或拼接縫上,要找到很困難。如果所有企業在生產日期的標注上能落落大方,其實對消費者來說是一顆定心丸,無疑是獲得消費者信任的明智之舉。目前出現的不規范標注大部分是因為不重視,但也不排除有些是故意“渾水摸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