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吃小肥羊火鍋吃出了8只大小不等類似蟑螂的異物,且得不到餐飲店真誠的道歉,“較真”的深圳市民高女士一紙訴狀將深圳市小肥羊餐飲連鎖有限公司告上了法庭,除要求對方以書面形式向消費者道歉外,并索賠200萬元精神損失費。此案昨日在羅湖法院開庭審理,但因涉事的“小肥羊”梅林店工商登記隸屬于內蒙古小肥羊餐飲連鎖有限公司,造成訴訟主體不適,原告不得不選擇撤訴。參與出庭作證的高女士朋友王先生向記者表示,在消費者權益得不到保證的情況下,索賠200萬元是為了讓餐飲企業更加注重飲食安全,“如果200萬元的訴訟請求得到法院支持,我們將用此款成立‘公益基金’,并幫助普通消費者維權”。
昨天的庭審于上午9時30分開始,王先生出庭陳述,10月14日20時左右,王先生和包括高女士在內的幾個朋友在位于新洲北路滿京華大廈的“小肥羊”火鍋店用餐時,發現湯料中出現8只大小不等類似蟑螂的異物,隨即向該店提出書面道歉要求,但未獲回應。王先生稱,該店負責人曾表示可以免單,并贈送1500元的消費券,但不愿用書面形式道歉,協議不成,雙方不歡而散。為了保存證據,幾人還帶著有異物的湯料回到家中。王先生表示,事發后,“小肥羊”梅林店負責人曾試圖和解,并在羅湖法院調解處進行過協商,但最終仍舊沒有結果。
王先生認為,200萬元的賠償款看似很多,但并非沒有道理,在當前食品衛生和飲食安全現狀比較差的情況下,只有巨額的索賠才能夠起到足夠的警示作用,“ 相關法律法規懲治力度不夠嚴,一旦發生問題,餐飲企業往往用微薄的賠償就將消費者打發了,處于弱勢的消費者權益得不到有效的保護。”王先生認為,“小肥羊 ”作為全國知名餐飲連鎖企業,理應在食品安全方面作出表率,但現實表現卻難以讓他滿意。他表示,如果200萬元的索賠得到法院支持,他們將用此款建立“公益基金”,專門幫無錢打官司的消費者請律師,“這個事情說大可大,說小可小,但我就是要用行動喚醒一些餐飲企業的良知,讓他們明白除了賺錢還要擔負社會責任”。
昨天庭審并未當庭宣判,負責為深圳市小肥羊餐飲連鎖有限公司辯護的陳先生向法庭出示證據證明,原告起訴的“小肥羊”梅林店隸屬于內蒙古小肥羊餐飲連鎖有限公司,訴訟主體并不適格。而對于原告出示的相關證據,陳先生稱不能證明原告曾在該店消費,原告保存的湯料可能被做手腳,證據并不可信;且原告事后前往醫院開出的醫療單據與此案沒有直接相關性。而原告提出的精神損害賠償,陳先生認為相關法律法規也并不適用。作為深圳市小肥羊餐飲連鎖有限公司的代理人,陳先生庭外拒絕了記者的采訪要求,并稱此案完全根據法律程序來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