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超市:購千元奶粉送三輪車,醫院:奶粉廣告悄悄露臉。眾多品牌奶粉涉嫌夸張廣告宣傳。
商場超市銷售奶粉時,送贈品、設促銷員、降價等形式的促銷手段比比皆是。
半數奶粉包裝吹牛皮
市消協披露母乳代用品暗訪結果 17家醫院違規推銷
電視上播放母乳代用品廣告,超市里促銷員向顧客推介某種奶粉……這些司空見慣的場景,實際上都是違規的。昨日,市消協首次披露對北京母乳代用品市場的監督調查結果。市消協部分監督員對本市47個商業場所、17個醫療衛生保健機構進行暗訪,結果一個月內就查出了265條違規記錄。消協這樣“較真”的動機很簡單——母乳代用品費盡心機的宣傳和促銷,會動搖媽媽們母乳喂養的信心,使嬰兒吃母乳的權利受到侵害。
超市賣奶粉違規促銷
規定:對本守則范圍的產品,不得進行銷售點廣告宣傳、贈送樣品或在零售一級直接勸誘消費者購買的任何其他推銷活動。(《國際母乳代用品銷售守則》)
在目前的商場超市中,送贈品、設促銷員、降價等形式的違規促銷比比皆是。市消協對47個商業場所進行了監督調查,發現違規行為的173份,其中多是送贈品或設促銷員的47次。
違規品牌:飛鶴、貝因美、多美滋、澳優、美贊臣、合生元、施恩、圣元、完達山、雅士利等母乳代用品品牌。
個別醫院放奶粉展柜
規定:醫療衛生保健機構抵制母乳代用品生產者和銷售者在本部門、本單位所做的各種形式的推銷宣傳。(《母乳代用品銷售管理辦法》)
醫療衛生保健機構違規推銷宣傳嬰兒奶粉并不鮮見。比如宣傳資料出現母乳代用品的品牌標識,產婦病房內出現嬰兒奶粉、奶瓶、奶嘴,內部零售機構銷售母乳代用品,甚至有個別機構內出現母乳代用品展示柜的情況。市消協從17家醫療機構中發現違規案例17個。
違規品牌:飛鶴、美贊臣等。
廣告宣傳頻打擦邊球
規定:對于本《守則》范圍內產品,不得向普通群眾作廣告宣傳或進行其他形式的推銷活動。(《母乳代用品銷售管理辦法》)
市消協在調查中發現,母乳代用品廣告有相當一部分是把嬰幼兒食品混在一起宣傳,或者宣傳資料(或欄目)出現產品及嬰兒形象。本次監督調查活動共收到母乳代用品違規市場宣傳22份,違規宣傳30次,其中出現產品及嬰兒形象的有8次,占26.6%;科普欄目出現企業標識的有5次,占16.7%。
違規品牌:美贊臣、圣元、雅士利。
半數包裝樣品吹牛皮
規定:產品說明應包括以下各點:(1)“注意事項”或同類詞語;(2)母乳喂養優越性的說明;(3)根據衛生工作者關于產品使用的需要及其正確使用方法的建議所做的說明;(4)對適宜配制的說明,并提醒配制不當對健康的危害。不得使用“人乳化”和“母乳化”或類似的術語。(《母乳代用品銷售管理辦法》)
本次監督活動共對53份嬰兒奶粉包裝標簽進行了監督調查,結果發現,未標注“警告:不正確配制帶來的健康危險”的有40個,占75.5%;夸大產品功能的有28個,占52.8%;出現諸如“母乳化”、“人性化”或類似語言的有26個,占49.1%。
違規品牌:貝因美、完達山、飛鶴、雅士利、美贊臣。
■現場調查
超市:購千元奶粉送三輪車
晨報訊(記者 康健)昨天,記者來到東直門附近一家大型超市,貨架上各種品牌的袋裝、桶裝嬰幼兒配方奶粉琳瑯滿目,其中“完達山”嬰幼兒配方奶粉的貨柜上貼有一個醒目的黃色標貼,在最上面印有“完達山”的品牌字樣,下面寫著:“凡購買700元送‘學習箱’一個,凡購買1000元送‘三輪車’一臺,凡購買1500元送‘遙控車’一臺。”記者在其他超市發現,許多嬰幼兒奶粉品牌也都設有促銷員,或者有不同程度的降價促銷。
醫院:奶粉廣告悄悄露臉
晨報訊(記者 孫韜)“媽媽自己有奶水,大夫絕不讓給孩子喝奶粉。”剛在北京婦產醫院生了個兒子的李女士說。昨天,記者在本市幾家婦幼保健院和綜合醫院產科病房調查后發現,大多數醫院在督促母乳喂養方面做得比較好。但部分醫院會免費提供母乳代用品。記者以產婦家屬名義詢問產房是否賣奶粉時,北醫三院產科一位護士說:“我們不賣,免費提供。”北京醫院產科病房一工作人員也表示,可以提供免費奶粉。
個別奶粉品牌名稱堂而皇之地出現在個別醫院產科病房或大廳內。在崇文門附近一家醫院產科病房大廳內,記者看到在一款紙尿褲廣告牌的下方,寫著“貝因美”幾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