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橋酸奶頻現絮狀異物 消費者供圖
維權網北京訊:近日,西安的消費者張女士向維權網反映,稱其在食用由西安銀橋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酸奶時喝出絮狀物體,但令張女士感到擔心的是,絮狀物并不是異物,而是奶本身所含成分在某種環境下作用的結果。
銀橋酸奶保質期內乳品生出絮狀物
2010年9月10日,維權網接到西安消費者張女士的維權請求,張女士介紹稱,她于9月9日購買了銀橋品牌的酸奶,生產日期為9月4日,而包裝上標注的保質時間為2℃——5℃下21天。而張女士購買的酸奶從出產到食用只有5天時間,卻喝出了絮狀物。
消費者疑成分問題導致
9月3日,有媒體報道稱陜西王先生兩個孩子在喝銀橋草莓味酸牛奶飲品時,發現該奶中出現絮狀物及黑色狀物質,配貨商就此解釋為“超高溫所致”。
就此事維權網編輯聯系銀橋售后,工作人員劉女士介紹,酸奶屬于低溫冷藏品,酸奶在出廠時一直是低溫下保存,但在運輸或收貨的過程中可能會有一部分奶沒有及時放入冷藏室,活性乳酸中的蛋白質與脂肪可能在常溫下會發酵,從而產生絮狀物。
對這樣的一種解釋,消費者表示不認同,在乳品行業中,酸奶的運輸與收貨中易造成乳品產生異味等,而銀橋卻獨樹一幟地產生絮狀物,消費者質疑其成分導致這一狀況發生。
健康問題避而不答
當編輯問到,消費者如果購買到此產品并誤食時該怎么辦,是否會影響到消費者的健康等問題時,客服人員劉女士稱,如果發生此狀況,不建議繼續飲用剩余的乳品,并建議盡量多喝水從而達到排除絮狀物的作用,但對誤食口中是否會影響到身體健康等卻沒有給予正面的回答。
徐長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