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價出售九成新奔馳5.2萬元,寶馬4.5萬元,奧迪2.2萬元等車型,代理過戶,13825********,嚴先生,本廣告長期有效。”類似這樣的“低價出售二手車”的短信很多市民都收到過,內容大同小異,都是為了以低價誘惑消費者入圈套,騙取錢財。
最近,“低價二手車”出現新騙局,這回不法分子將目標瞄準了喜歡上網的消費者。
二手車“網購”、“拍賣”是近年才興起的新方式,騙子們瞄準了上網人群,通過“克隆”正規二手車交易市場的網站,大量使用正規二手車交易市場的實拍車型圖片、介紹文字,甚至是獲獎證書等,然后將二手車價統一“調低”——如雅閣2.4售2.5萬元等,誘惑瀏覽該“克隆網站”的消費者上當。
“特價走私車”,當面現金交易也玩忽悠
案例
上個月,陳小姐同樣在網上看到以某交易市場名義發布的出售“特價”走私二手車圖文信息,車價都是4萬、5萬元左右,該信息稱由于“數量較少”,需要支付 1000~5000元現金做訂金,并提供了兩種交易方式:“1.可當面交易。買家帶現金直接上門提車,貨款兩清,交易公平,一手錢一手車。2.可外地購車。購買者如需送貨的要先付1000元,公司可安排當天發車,其余款項貨到付清。”該信息聲明如果不接受以上兩種方式交易的請“自行離開”。
在半信半疑之下,陳小姐和老公還是當即看中了一輛卡羅拉,于是馬上與對方聯系,為了安全,她提出要現場看車才交易,對方更是一口答應。
隨后,陳小姐按照約定到達某市場,對方只把車停在了市場門口的空位,表示剛好要拿出去洗車,讓陳小姐和朋友驗車。仔細檢查了車況后,她對該車很滿意,預先支付了1200元訂金。
隨后對方以現在需要先到美容店洗車打蠟為由,相約陳小姐和原車主本人次日一起過來辦理過戶手續,屆時陳小姐可再交齊余下的款項,隨即對方驅車離開。待到陳小姐次日去到該市場,發現已經無法聯系上對方。
揭秘
“超低價車”不可能存在
“交易價格極低的二手車,都不符合市場流通價格。”廣駿二手車交易市場評估師肖文偉表示,正規的二手車交易市場基本上很少會出現如此低價的二手車。“廣大消費者應該對先預付款買車的交易方式要特別小心。”肖文偉指出,上述騙局,消費者很難挽回自己的經濟損失。廣駿市場管理處也接到了幾個類似的投訴案例,都是因為“克隆網站”而起,這種詐騙行為讓同行都很憤怒,類似的詐騙行為也損害了正規二手車交易市場的品牌形象和聲譽。“這種網站很難禁止,封殺了一個,換一個域名又重新出現在互聯網上。”他提示消費者在現場看車時,最好在實體店面,并看清楚該車行的營業執照等資料,以免受騙上當。
以往分辨這種“超低價”二手車的騙局很容易,因為對方往往無法提供實體店面。近期出現的“克隆網站”則更高明一些,利用實體市場的信息和圖片“迷惑”消費者。但詐騙手法基本雷同,首先靠低價誘惑消費者入甕,然后讓購買者先支付“訂金”。
克隆網站 借助銀行直匯騙錢
案例
近日黃先生向記者反映,他通過搜索引擎搜到一家二手車交易市場的網站,05款寶馬7系9.5萬元、卡羅拉3.2萬元、07款雅閣3.5萬元……網上價格讓他心動不已。
他看好車并通過網站上提供的電話聯系后,預先支付了1000元訂金,等他第二天去網站上所提供的二手車交易市場地址實地看車時,再撥打該聯系電話已打不通。他找到該二手車交易市場相關負責人詢問情況,卻得知自己可能被騙了。
在該市場負責人的指引下,黃先生再次登錄該交易市場的網站發現,所列的二手車圖片和車價都不是自己原來看到的內容,聯系電話也不一樣。經過仔細確認后,黃先生發現自己通過搜索引擎登錄的是一個克隆的“假網站”。
他所看中的同樣一款二手凱美瑞2.4G車型,“克隆網站”只賣4.5萬元,正規二手車交易市場的車行老板告訴他,收購價至少也要20萬元左右。“手機短信我知道不可信,結果卻載在一個假網站上。”在得知事實真相后,黃先生無奈地接受了被騙的事實。
揭秘
克隆二手車網站仿真度達99%
記者按照黃先生提供的網址(www.gj***.com)打開該網站,只見該網站上各品牌二手車都提供了清晰實拍照片,點擊圖片還能看到車型的詳細車況介紹,奧迪、寶馬、凱美瑞、雅閣等車型所列的參考價格大多只有三四萬元。
再看該網站的公司介紹,自稱是“經國家經貿委和商務部批準”的正規經營市場,還有市場實拍圖,在網站的醒目位置,還有很多被評為“誠信經營單位”的獎狀。黃先生說,正是這些“實拍圖片”讓他放松了警惕。
事實上,這個“假網站”的所有圖片和資料都是“克隆”自廣州本地一家正規二手車交易市場的網站,唯一不同的是聯系方式和交易方式。
記者按照該網站的提示,撥打一位“錢先生”的電話,告訴對方自己看中了一輛5萬多元的寶馬7系,在反復確認網頁上的“報價”無誤后,“錢先生”表示這款車很好賣,如果要預留,可以先支付1000元現金到他們公司的銀行賬戶。看到記者有點猶豫,“錢先生”反復強調自己是正規經營的實體市場,并與記者相約款項到賬之后,可以去市場的某車行看實車,屆時不滿意可以退還訂金。
黃先生表示,正是因為“假網站”利用了正規二手車市場的品牌和名字,所以讓他深信不疑,最終上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