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媒體從業者的程云和許多年輕人一樣喜歡在網上購物,平時的她經常通過淘寶網等購物網站購買物美價廉的各類商品。但是,最近她在購買的過程中卻遭遇到一起利用網上購物交易漏洞進行詐騙的事件,引發了她對網絡購物安全保障的質疑。
同事通過QQ托買游戲點卡
12月27日下午15時左右,程云(化名)在辦公室值班。這時,同時值班的王先生請程云幫忙在淘寶網上購買自己看中的一款收藏錢幣。因為考慮到王先生沒有淘寶ID,程云同意幫他購買,于是她馬上拍下了同事指定的這件商品,并用自己丈夫的信用卡支付了包括運費在內的49元錢。王先生在程云確認支付后,現場將現金交給了程云。
恰在這時,程云的另一位同事姜先生也通過QQ發來信息,要求在網上為其購買一張游戲點卡,名稱是官方CS開頭盛大一卡通350,一口價316 元,并隨后發來了商品的鏈接,但姜先生因有事請假未在辦公室。之前剛為同事完成一筆交易的程云對這個要求沒有絲毫懷疑,馬上在對方發來的鏈接頁面拍下了一張游戲充值卡。
同時,程云還詢問了姜先生是否自己需要,但對方通過QQ說是自己的妻子要玩,已經投入了近兩萬元,并急切地詢問起所購買充值卡的卡號和密碼。程云對對方的身份深信不疑,馬上又用丈夫的信用卡支付了該筆交易。
虛擬交易時支付寶形同虛設
而此前,程云并未在淘寶網上購買過任何虛擬商品。
經過了一番查詢,程云在點開自己“已買到的寶貝”中一筆訂單編號為29鬃鬃3787交易,又點開“確認收貨”一欄下的“查看卡密”板塊,在承諾不把卡密發回給賣家查詢之后,充值卡卡號和密碼才顯示出來。程云將卡號和密碼通過QQ傳給了所謂的“姜先生”!‰S后,“姜先生”又向程云提出要求再購買3張同樣的游戲充值卡,程云想到4張游戲卡共需1264元,決定向丈夫打電話告知此事。丈夫提醒程云,大額的交易應該向姜先生確認才行。于是,程云撥打了姜先生的手機,姜當時正和妻子在回老家的車上,根本就無法上網,而且他和妻子也沒有玩網絡游戲。
程云馬上意識到自己受騙了,掛斷電話后試圖通過支付寶進行退款。但通過與賣家的溝通,稱此款卡為自動發貨型產品,只要提取了卡號和密碼并經使用,就無法進行退款。
焦急的程云又撥通了淘寶網支付寶的服務熱線,客服人員了解到事情的來龍去脈后,稱這種情況買賣雙方都沒有過錯,他們也無法對此進行追償和賠付。同時,該客服人員聲稱與程云情況類似的電話,他接過不少,自己也因此上當受騙而損失過兩百余元。最后,客服人員稱這種情況他們不負責。
而當姜先生12月28日回到辦公室打開QQ時,很多QQ好友發來信息——“你需要買什么?把鏈接發過來”。據姜先生稱,這兩天連續接到朋友、親屬、同事來電確認他是否買游戲點卡。目前,姜先生不得不將QQ簽名設置為“QQ密碼被盜,一切借錢、匯款的均為虛假信息!”并逐個電話給親友,統計經濟損失。
支付寶供應商應當擔責
支付寶,(alipay)作為淘寶網公司為了解決網絡交易安全所設的一個功能,該功能為首先使用的“第三方擔保交易模式”,由買家將貨款打到支付寶賬戶,由支付寶向賣家通知發貨,買家收到商品確認后指令支付寶將貨款放于賣家,至此完成一筆網絡交易。
在程云看來,就算發現有人假冒同事騙取交易,但因為有支付寶充當“第三方擔保”,應該還是能及時挽回損失的,“問題是在這筆交易過程中支付寶的第三方擔保形同虛設了,進而讓損失無法挽回。”程云稱。
湖南聞勝律師事務所辜星律師認為,支付寶作為一種網絡購物的擔保付款方式,在我國還沒有具體的法律上的規定,一般只能通過《合同法》和注冊支付寶用戶的一些文字性的協議來約束,在使用支付寶產生法律糾紛的時候,支付寶服務的供應商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應當根據其過錯的程度來判斷。
所以,在程云沒有點擊確認收貨的前提下,支付寶將貨款發給游戲點卡商家,支付寶替代程云確認收貨將資金直接支付給賣家,這樣的流程肯定是不合理的,容易滋生詐騙犯罪,支付寶服務供應商應當承擔賠償責任。虛擬貨物的網上支付寶交易應當是商家將賬號密碼發給買方,買方確認可以使用后再行付款,否則可以申請退款。(法制周報新聞熱線:0731-84802117)因為商品在沒有付款之前,虛擬貨物的所有權還是在商家。支付寶作為中介方,對買賣雙方的資金安全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記者了解到,淘寶網“支付寶”至今在多家電視臺有形象廣告,他們的宣傳語為“你敢付,我敢賠”。而面對消費者的投訴,淘寶網的態度卻是無過錯不負責也不賠償。“在淘寶網交易虛擬商品存在巨大的安全隱患,如果淘寶網不將這個交易漏洞彌補,將會有更多人上當受騙。” 程云呼吁因淘寶網交易漏洞被詐騙的消費者都聯合起來,將維權進行到底。受害者可向本報投訴,投訴熱線:0731-8480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