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蘇寧電器出現這些問題和以前我們所做的家樂福問題有相似的地方,總部的初衷可能不是這樣的,但是因為它擴張得很快,它的很多店面總部無法去掌控他,所以會有一些店面出現一些欺詐的銷售方式。
崔新建:舉例來說,如果總部對于下級有很多指標的要求,但與此同時沒有更多的激勵方式或支持模式,這樣的話下級零售店的部門可能就會鉆空子,就只能搞投機的行為或者違法違規的行為來實現,這些可能是一個總體需要思考的問題。
主持人:謝謝崔教授。我們再有請張春蔚。蘇寧電器的營銷方式在國內的賣場其實是普遍存在的,為什么我們要想思考一下,為什么國內的賣場普遍都有這樣的營銷方式的存在?
張春蔚:店是租的,貨是廠家的,營業員和促銷員很多還是廠家的。對于這樣一個賣場而言,他的很多東西其實并不是說完全掌控在自己手里的,但是有一點,不管怎么樣,所有的銷售行為是在蘇寧電器完成的,最終影響的是蘇寧的商業。
百思買今天宣布要退出中國了,它水土不服的背后,我覺得還有一點就是中國的家電零售市場的競爭非常激烈。
表面上看起來這只是一起普通的消費者的投訴,但更重要的其實是家電企業對于自己的商業信譽售后服務的妥善處理。第一,基本上很少有人想到商品的價格補差這種妥善行為,但其實這個補差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出現了控制不了價格變化的情況,把補差環節做好其實是挽救事態的一個最重要的方法。但是現在補差幾乎等于虛設。第二,過度強調價格的背后,使得消費者就是沖著你是最低價來的,如果沒有達到大家的預期,最后勢必造成大家對你整個的服務、配套體系的不滿意。所以我個人認為,其實現在很多的企業,在跑馬圈地的背后還應該在一些細節和內功上加大改進的措施。
主持人:要對這種帶有欺詐性質的營銷方式來進行監管的話您個人認為瓶頸在哪里?
張春蔚:對于企業而言,因為不是純自動化管理,因為有人工的基礎在里面,確實難免出現一些遺漏,但是可以用更高的補償方式來彌補消費者,而不是出了問題互相推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