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實錄
黃輝 李青
“46名醫院職工實名舉報本醫院的黑幕”。這一信息令人吃驚,實名舉報本單位的職工膽氣何來?醫院究竟發生了什么事?6月20日,記者來到了江西省崇仁縣中醫院。
“平時老百姓說的‘看病難、看病貴’,到了崇仁中醫院,卻變成了‘看病易、看病貴’。”
“醫生為了保住自己的飯碗,不得不昧著良心診斷開藥,處方開得越大,提成也越多。”
“為了完成醫院下達的創收任務,我們這些醫生都快被逼瘋了!”
……
在江西省崇仁縣中醫院,一些醫生爭相對記者表達著不滿。
病人一天被做10次CT
記者調查得知,崇仁縣中醫院是撫州市一家知名的中醫專業醫院,2003年4月1日經縣政府批準改制,實行股份合作經營,對內稱為“崇仁縣股份合作中醫院”,對外則名為“崇仁縣中醫院”和“崇仁縣第二醫院”。
“改制后,除部分聘任人員有固定工資,其他醫生的個人收入直接與業務收入掛鉤。”中藥科主任王秋如告訴記者,醫院給各個科室都下派了任務,未完成任務的直接扣工資。
在一份“2007年崇仁縣中醫院業務核算分配試行方案”中,記者看到了這樣一行文字:“醫院把各科總業務收入核算到科室,工資構成基準工資+績效工資,不保底、不封頂。”
“不保底,也就是零工資。”王秋如對這項規定十分不解,“我所在的中藥房,本來屬于輔助崗,沒有辦法創收,但醫院給了每月完成6萬多元的任務,完不成就按季度扣錢。比如我吧,醫院給中藥房的提成比例是7.5%,我的月基準工資為1500元左右,也就是說我每月必須完成2萬元任務才能保全自己的工資。完不成就扣工資,我6月份只領到500多元。”王秋如苦笑著說。
門診部主治醫生陳剛輝是位從江西中醫學院畢業、有著二十多年臨床經驗的老醫生,他告訴記者,因不愿“昧著良心亂開處方”,今年6月份他的工資表上只有109元。
“一些醫生為多拿工資,小病當作大病看,給病人開大處方,還隨意增加檢查項目和次數。”據醫生們透露,曾經就有一個外地的車禍病人,入院24小時內,竟被牽著鼻子做了10次CT。
“做一個CT,醫生提成15%,拿50元,CT室則按6.6%計提工資。”陳剛輝解釋說。
在那份方案中,記者看到化驗、B超、多普勒胃鏡、心電圖、放射科、CT等醫技科室,都被規定了2500元至30000元不等的月均基本任務,并有相應的計提比例,其中心電圖的計提比例最高,基本任務和超出部分的計提比例分別為75%和50%。
“醫院一些藥品的價格也高得離譜。”據王秋如說,血竭膠囊市場價是3.5元,醫院價則是28.2元,奧咪拉挫(音)10片裝市場價是10.4元至14元,醫院價則為68元。
放射科醫生郭愛華告訴記者,他所在的放射科,以前做6000元業務就可以保工資,現在翻一倍還不行,要15000元才能保本。
介紹一個車禍傷員提成100元
一位醫生告訴記者,由于存在亂檢查亂收費的現象,本地人大都不愿去中醫院看病。
記者在街頭隨機采訪了一些市民。提起中醫院,大多數人都搖頭,有的更是直言該院亂開處方宰病人。“上次看一個小感冒,竟然花了兩百多元,多開的藥現在還擺在家里。”一位中年婦女說。
據醫生們介紹,由于缺少主動來院治療的病人,醫院不得不成立“市場開發部”,由改制前醫院的一名司機當開發部主任,經常下到鄉鎮衛生所游說,負責到處搜羅病人,車禍病人因此成了醫院最大的病源。
“提供一個車禍受傷人員,提成100元。介紹一個病人進來,提成50元。”醫生們說,關于提成,醫院雖然沒有下文,但這已是院內公開的“秘密”,醫院和介紹人都“心照不宣”。
80%屬無證或超范圍行醫
“一家有80%醫護人員無證上崗的縣級中醫院,還有沒有必要繼續存在?”面對記者的采訪,一位醫生自己質問。
“病理科、心電圖科沒一個有證,婦產科三名醫生只有一人有證,CT室兩人無證,其中一個學生要到今年7月才畢業,現在就上崗做起CT報告了。”知情醫生一一給記者列舉,“五官科的醫生是從鄉鎮計生站調來的,沒有證。口腔科承包出去了,那名號稱牙科醫師的醫生其實只是一名技師。”
“這里面也包含另一種情況,就是有證但超范圍。”中醫科醫生曾正名說,比如住院部西醫內科4人中只有一人有證,但這名有證的醫生卻是中醫專業畢業,不具備西醫行醫資格,“因此也可以說是無證”。
許多醫生均向記者證實了上述說法。
據了解,無證人員大都是臨時聘請的醫師和護士,其中尤以護士居多。
“醫生不做業務,當然就沒錢賺”
20日下午,就46名職工反映的情況,記者前往有關部門調查核實。
在守候了兩個多小時后,記者見到了該院院長吳守榮。在記者說明來意后,吳院長的表情立刻嚴肅起來,連連表示“沒什么好說的”。在記者的再三追問下,吳守榮才回答了記者的幾個問題。
“請問如何解釋職工工資與業務收入掛鉤?”
“我們是按省衛生事業分配制度改革指導意見來執行的,(工資)實行按崗定酬,按任務定酬,按業績定酬。”
“那零工資如何解釋?”
“醫生不做業務,當然就沒有錢發。”
“醫護人員80%無證或超范圍上崗,有這回事嗎?”
“沒有的事,具體情況你去問調查組吧……好了,好了,我沒時間接待你們了!”
說罷,吳守榮便拋下記者,起身離開了院長辦公室。
此前,記者也分別前往縣衛生局和縣政府辦公室了解情況。
“是關于中醫院的事吧?”記者還沒說明來意,縣衛生局辦公室的黃主任便直截了當問記者。當記者就上述情況向黃主任核實時,他表示“具體情況我不好說,你還是找我們局長談吧”。
隨后,黃主任通過電話聯系局領導。“抱歉,我們局長去南昌了,黃書記下鄉去了。”黃主任表示,等黃書記(衛生局黨組書記、副局長黃定定)下鄉回來后再與記者聯系。
在久久沒有等來黃書記的電話后,記者撥通了黃定定的手機,他告訴記者“自己在鄉下,這些事電話里講不清楚,等回去再說吧”。
22日是星期天,記者又一次撥通黃定定的電話,在家休息的他以“這個事情很復雜,電話里講不清楚”為由再次拒絕記者的采訪。
今天,江西省衛生廳法監局局長楊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局里還沒有接到情況反映,并希望記者提供線索。“如果80%醫護人員無證上崗屬實,性質就特別嚴重。”楊華表示,“一旦查實,將按照法律法規嚴肅處理。”
本報南昌6月22日電
調查手記
醫療機構公益性不足,營利動機太強,一直是醫療衛生領域問題叢生的重要根源。十七大報告明確了新醫改的方向,指出要“堅持公共醫療衛生的公益性質”。但問題在于,在當下政府投入不足的狀況下,許多醫院舉公益之名,行逐利之實,造成了廣大群眾高昂的醫療支出。確保醫改大方向不動搖,尚須政策與法律雙管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