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勝利 王瑞娟 張 東
《航空運輸電子客票行程單》(以下簡稱行程單)作為旅客購買電子客票的付款憑證或報銷憑證,同時具備提示旅客行程的作用。然而,河南省新鄉市農民楊華卻從中發現了商機。他伙同他人在短短7個多月時間就生產偽造了行程單500余萬份,通過網絡對外銷售330萬余份,非法獲利13萬余元。近日,河南首例偽造電子客票案一審有果:主犯獲刑5年,其他不法分子分別被判處3年、2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倒賣假行程單賺錢
現年29歲的楊華系河南省新鄉市衛濱區人,2001年7月大學畢業后到鄭州某票務公司銷售機票,一干就是8年。2009年10月,因種種原因機票銷量一直走低,楊華陷入困境,只好回到其在鄭州市紅旗路的租住房休息。
因工作關系,楊華對行程單的作用非常了解:單位或旅行社可以用它報銷或沖賬,全國各個航空公司的私人代售點也需要。而偽造的行程單都是空白的,可以隨意填寫行程,使用起來比假發票更為靈活,且投資不大。想到此,一個大膽的設想出現在楊華腦海中:倒賣假行程單賺錢。
一天,楊華的朋友劉俊寧、高瑞齊來找他玩,楊華把“合伙倒賣假行程單”的想法告訴他們,劉俊寧、高瑞齊欣然同意。但考慮到假行程單進價在1角2分左右,搞設計、印刷出身的劉俊寧提議:“干脆購買印刷設備,自己印制!睏钊A和高瑞齊一聽十分高興,3人當場約定:平均出資、利潤均分,同時做了分工:楊華負責聯系客戶,對外銷售;劉俊寧負責印刷;高瑞齊幫助劉俊寧印刷并打雜。
楊華等3人隨即投資2萬余元購買了機器設備,開始生產。但令他們沒有想到的是,他們第一次印制出的10萬份行程單被客戶以紙質不好和色彩差等原因全部退回,2萬余元的投資打了水漂。后劉俊寧找到同學王金龍加盟,經過反復試驗,楊華等人印制的行程單紙質、印刷質量等已經很接近民航總局要求的標準了,于是大批印制起來。
2010年5月29日,該團伙將印制點搬遷至另一處民房,同年6月4日被公安機關查獲。民警當場查獲制作行程單的機器3臺,行程單成品108箱共計54萬份、半成品130余萬份,PS板8塊,機票防偽紙10卷。經查,自2009年10月至案發,楊華、王金龍雇用工人印制行程單500余萬份,出售330余萬份,銷售后楊華獲利5萬元、王金龍獲利7萬元。經鑒定,涉案航空運輸電子客票行程單均系偽造。
易引發其他犯罪
“該行程單可以作為報銷憑證,因此目前在網上銷售火暴。”河南省新密市檢察院副檢察長陳松坡介紹,當前假發票買方市場需求依舊巨大。因為很多單位每個月都要報銷一大筆賬務,很多開支都需要用發票來沖賬。有時他們也用餐飲發票來沖賬,但稅務部門對餐飲發票的報賬額度是有嚴格限制的。如果用餐票報銷,單位的業務招待費就大增,所以很多單位往往要求職工用差旅費的票據報銷。
陳松坡說,目前許多單位在報銷時使用電子客票行程單沖賬,而空白的偽造行程單,由于可以隨意填寫金額,“使用” 起來非常方便。為此,2008年5月19日,國家稅務總局、中國民用航空局聯合發布文件,規定將《航空運輸電子客票行程單》納入稅務發票管理范圍,民航局經稅務總局授權負責全國行程單的印制、領購、發放、開具、保管和繳銷等。偽造的電子客票行程單相當于假發票。
陳松坡說,正規的單位都應該有嚴格的財務制度,會計負責對職工的出差報銷憑證進行審查和把關。按要求,職工報銷的每筆費用都應該說明來源,票據真實。尤其是機票報銷,航程起止點、費用多少等信息,公司會計都可以把握清楚。一些人能夠用買來的電子客票行程單沖賬偷稅,關鍵還在單位本身財務制度上的漏洞和公司負責人的“默許”。
鄭州市檢察院公訴二處處長喬亦丹指出,目前,因假發票犯罪空間被空前壓縮,假發票“黑市”價格激增30余倍,發票犯罪分子聚居地也由中心、次中心城區遷至城市郊區或河南周邊城市。據統計,目前檢察機關辦理的假發票案件涉及的假發票種類多樣,出現了高速公路通行費、汽柴油(加油)假發票和航空運輸電子客票行程單等新種類的假發票。
喬亦丹認為,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電腦技術、照相制版等現代化印刷技術的普遍運用,一些不法分子制售的假機票制作精良、難辨真偽,使一些購買者心存僥幸,即使被發現,因涉及金額不大,一般只會被處于罰款,很難追究其刑事責任。不管購買假發票者的動機如何,其目的都要以假發票作為原始憑證入賬才能實現,這就要求相關單位嚴肅財經紀律,加強單位負責人的內部監控意識,明確和加大單位負責人的法定責任。
喬亦丹說,制造或者出售非法制造的航空運輸電子客票行程單等新類型發票,已經成為近期假發票案的新特點。此外,長途客運等運輸渠道,依然是假發票販運通道;為規避道口查檢,物流貨運已成販運主通道。
假發票四大危害
發票是消費者購買商品、接受服務的有效憑證,也是國家強化稅收征管的一種重要手段。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張建成介紹說,此類假發票犯罪有四大危害。
低折高賣。目前民航部門實行“明折明扣”政策。部分不法航空票務公司及“黑票代”為獲取不法利益,隱瞞真實折扣價,將低折扣票價按高價或全價銷售,同時提供高價的假航空運輸電子客票行程單給客戶。
非法侵占。經常出差的旅客對機票折扣較為敏感,為多報出差費用,獲取不法利益,往往會找部分不法航空票務公司及“黑票代”訂票,并要求其將低折扣票價按高折扣或全價開具航空運輸電子客票行程單,甚至會無中生有,偽造乘機行為,引發侵占公司財產犯罪。
隱匿收入。不法航空票務公司為少繳稅款,往往采用個人銀行卡收款不入賬、開具假航空運輸電子客票行程單應付客戶的方法隱匿銷售收入,可能引發逃稅犯罪。
無法報銷。對于商旅乘客而言,遇到不明知的取得假的航空運輸電子客票行程單而無法報銷的情況,會導致個人財產的損失,尤其在上海世博會期間,國內外友人遇到這種情況將引發各種投訴和非議,會嚴重損害我國航空企業形象。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