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湖輪胎事故發生后,大家對輪胎的關注似乎比以往多了一些。在一家汽車銷售店里,一位市民購車前竟先問了句“這車安裝的不是錦湖輪胎吧”。這樣的關心確實是好事,但蘇州海昌汽貿集團的經理顧曉東卻告訴記者,質量再好的輪胎用久了亦存在安全隱患,假如輪胎磨損至“輪胎安全線”以下,極可能在行駛中爆炸,“但現在對磨損輪胎有主動更換意識的車主不太多。 ”
現象:錦湖輪胎引發“換胎熱”
“4月1日,受北京現代汽車有限公司……委托,錦湖輪胎(中國)公司按照《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規定》要求,向國家質檢總局遞交了召回報告,決定自2011年4月15日起,召回2008年生產的批次編號為C0 2208和C0 4008……涉及數量共計302673條……”清明小長假首日,國家質檢總局的網站便公布了這樣一條名為《錦湖輪胎(中國)公司及相關整車制造商召回部分輪胎產品》的新聞(詳細內容見質檢總局官網)。
隨后的一個多星期里,蘇州質監局12365熱線被市民“打爆”:多為投訴自己使用的恰是召回編號內的錦湖輪胎。“這幾天接到的投訴大部分是和錦湖輪胎有關的, ”昨天,12365投訴舉報中心的工作人員徐曉光說,“我們都會把內容記錄下來,屬于本地范疇的就和相關4S店聯系,給市民滿意的答復。”
不過,也有人對錦湖的召回公告深表質疑。“我想來想去,還是得把輪胎全部換掉,不然這車我開得不安心。 ”一位蘇州市民說,自己愛車上的錦湖輪胎不在召回范圍內,可自從曝了光,他每次上路都會擔心輪胎爆炸,“明天我就準備去4S店,把5個輪胎(含備胎)都給換了,哪怕是自己掏錢也好。”然而,自費換胎的情況并非個例,據了解,某車友會就因為擔心車輛所用錦湖輪胎存在安全隱患,決定集體自費換胎。
思考:質量以外的輪胎危機
投訴換胎也好,自費換胎也罷,“換胎熱”背后的焦點在于輪胎的質量問題,那合格的輪胎是否就不存在任何安全隱患了?蘇州海昌汽貿集團的經理顧曉東表示,“輪胎是消耗品,長期使用和使用不當都容易發生爆胎等危險情況。”
如果你的輪胎已踏過6萬公里甚至7萬公里的路程,或是你家的愛車只是偶爾開那么一回, 3年來輪胎多靜躺于車位,你覺得哪個輪胎會比較安全?顧曉東告訴記者,上述兩種輪胎都不安全,它們甚至比錦湖問題輪胎更容易出問題。“這就是輪胎在質量以外所存在的安全隱患,說出來可能大家都明白,但事實上只有少數人會在使用過程中注意到這兩點。”顧曉東透露,錦湖輪胎鼓包的起因歸咎于原材料,但即使采用最合理的搭配制造出來的高質量輪胎,也與食品一樣存在保質期。“一般來說,輪胎在行駛完6萬公里,表面就已被嚴重磨損,一旦內壓增大就容易發生爆胎。”
至于那些長久不用的輪胎,顧曉東解釋說, 36個月后它們同樣會自然老化導致品質下降,“走山路、急剎急停急轉彎、載重過大、氣壓不準等,亦會使輪胎加速磨損。”他說,國外的車輪正常行駛完4萬公里或是過了2年都要進行更換,而在國內這一數據被延長至“6萬公里”和“3年”。即便如此,對磨損輪胎有主動更換意識的車主實在是稀缺。
提醒:請勿越過“輪胎安全線”
除了部分外企公司對汽車會主動提出更換輪胎,在顧曉東接觸的大部分車主中,大家只會等到車輪磨損至影響開車舒適性,才愿意送往4S店維修。而在之后的隨機采訪中記者發現,約有五成車主沒有日常檢查車輪的習慣,另有三成車主在檢查時只看輪胎是否氣滿或臟了。蘇州車主呂東認為,輪胎的磨損程度不僅關系到車子的舒適性、排水性,更能提醒該輪胎是否處于危險狀態,“每個輪胎上都印有一個三角標記,要是車輪的厚度已經磨損至三角頂,就表示輪胎已經到了磨損極限,再不更換很可能發生爆胎。”
其實這個三角所指的方位,便是顧曉東口中的“輪胎安全線”。“越過‘安全線’的輪胎就是一個定時炸彈,要是在高速公路上爆炸后果不堪設想。”他說,在因爆胎而發生的交通事故中,多數均與車輪磨損有關,“三角可以在輪胎側面的凹槽頂端找到,三角尖端指著的正是輪胎的摩擦極限厚度,約為2~3mm,所以輪胎磨損3mm以上時我們就建議更換。”
顧曉東稱,每天來他們這兒檢查的汽車約有80臺次,其中40%以上的輪胎行駛路程都超過了4萬公里,“我們會提出建議,但幾乎沒有車主愿意更換。”
當然,大部分市民同樣缺乏輪胎的安全意識,“因為是服務業,即使輪胎已越過‘安全線’,我們也無法強制要求車主更換,只希望大家能對自己的安全負責,重視這條‘生命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