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汽車走入中國普通家庭后,我們會經常聽見這樣的叮囑:“注意安全、慢點開。”這表達了消費者一個共同愿望:安全。近幾年,隨著消費者對汽車安全的重視程度日益提高,汽車銷售市場上也出現了不少在汽車安全性方面的“誤導”性宣傳。下面列舉幾個常見例子,同時也給消費者支招用以辨別汽車安全性真偽。
誤導之一:安全車身看重量
首先是唯“重量論”。在大家的心目中,德系車比較安全,因為它的鋼板夠厚、夠重。
然而我們卻在以科學、嚴謹著稱的C-NCAP中國汽車安全碰撞試驗中得到了不同的結果。在對小型高端車的測試中,我們看到最重的明銳的得分并不是最高,最輕的思域也不是得分最低,車體重量不是最高也不是最低的COROLLA卡羅拉卻得到了5星級最高分48.6。
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周青教授就此現象指出,“車身安全與否是一個綜合性的問題,絕非單純重量。安全有效的車身是車體結構設計合理,吸能區能夠通過變形消耗車體的部分動能,在變形過程中提供一個適當的沖擊歷程,最大限度地減少對乘員艙的侵入。在汽車碰撞實驗中,轎車車頭的潰縮區,是起到吸收碰撞能量作用的,但如果單純強調鋼板厚度,甚至到達難以變形的程度,碰撞發生時車內人員將受到很大傷害。”COROLLA卡羅拉能夠得到高分,是因為采用了豐田獨有的GOA安全車身,它在碰撞發生時有效吸收碰撞能量,并將能量分散至車身各部位骨架,從而有效地減少駕駛艙的變形程度,達到保護乘員的安全。
另一方面,汽車的發展越來越需要“輕量化”,“輕量化”后的車身由于重量輕,動能低,緊急制動性能就比較好;而車身越輕,車輛需要消耗的動能越小,發生碰撞時對乘員的傷害幾率也要低一些。
因此,車身安全的反“誤導”秘籍就是通過權威機構公布的具體汽車安全數據來評價汽車的真實安全情況。
*豐田獨有的GOA車身
誤導之二 安全配置看數量
消費者購車時還易陷入安全配置越多越好的誤導怪圈。安全配置的數量和效用到底哪個更重要?
以“空氣囊”為例,它在保護人身安全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于是一些廠商大肆宣傳有多少個空氣囊。但在某些事故中,曾出現由于空氣囊不能及時打開或者打開速度不合理發生的傷人問題。從C-NCAP安全碰撞試驗中看,獲得高分數的車型無一例外在空氣囊方面都能以合理的速度及時、有效打開。COROLLA卡羅拉在具備上述特點的同時比同級車還增加了側部SRS(Supplemental Restraint System 乘員輔助保護裝置)空氣囊和窗簾式SRS空氣囊,這些配置使得COROLLA卡羅拉在側面碰撞方面獲得滿分,這證明了增加的安全配置非常有效。
空氣囊的有效,其實還和安全帶有關,如果沒有系安全帶,再好的空氣囊也起不到對駕乘人員最佳的保護作用。好在國內的很多車上都配備了安全帶提醒裝置,只不過一般都只在駕駛席配備,而如COROLLA卡羅拉在副駕駛席也予以配置就很少見了。
當然,車輛的所有安全配置是否都有效,消費者無法一一檢驗,但可以采用如下辦法:一、盡量從第三方安全機構(比如碰撞試驗中心)了解碰撞車輛的安全配置的真實保護情況,二、通過車友會、網絡等渠道了解其他車主的使用情況。
誤導之三 新手何必開“好”車
對新手來說,有效的主動安全措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發生交通事故。但是,某些廠商,因為自身車型的主動安全配置較落后,誤導消費者:“新手沒必要開那樣好的車”、“有些配置是沒用的”等等。
實際上,像ABS、EBD等常見的電子設備如今在很多車上都有,這些也普遍被消費者認為是不可或缺的。而消費者比較陌生的車身穩定性控制系統這幾年也開始在少數車上流行起來。比如一汽豐田采用的VSC車身穩定系統,主要通過對四個車輪的制動力和發動機的輸出功率進行自動控制,從而抑制側滑保持車輛穩定,從實際效果看,與同類產品相比VSC具備更為優異的性能。
ABS(防抱死制動系統)制動示意圖
VSC車身穩定控制系統示意圖(*綠色箭頭-帶VSC /藍色箭頭-無VSC )
其實,對于一個新手來說,大燈自動控制系統和BA剎車輔助系統都非常實用。當車行駛到光線太暗的地方,大燈自動控制系統能自動打開大燈,避免了新手的手忙腳亂。遇到緊急情況時,新手和女性駕駛員更容易緊張,如果腿部痙攣使不出勁,或者力量不夠,發生來不及踩剎車的情況,BA剎車輔助系統會根據腳作用在油門和剎車上的速度和力量判斷出是否為緊急剎車,通過自動控制產生強大的制動力,從而縮短剎車距離。可惜的是,上述兩項設置在小型高端車中并不常見,只有如COROLLA卡羅拉頂配車型PREMIUM這樣的座駕進行了全部配備。
對于用戶是否真的需要這些主動安全設施,我們的招數就是:消費者要對汽車進行詳細的考察、比較,不僅要知道我們需要哪些功能更要知道哪些車型的功能更有效。
上面是我們給消費者支出的部分“妙招”,選擇具備真正高安全性能的座駕,需要消費者進行多方面考察,一旦有疑問就必須“打破砂鍋問到底”。但,千萬不能忘記的是即使選擇了合適的安全座駕,也要有良好的駕駛習慣,并嚴格遵守交通規則才能真正保證我們的行駛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