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消費者買車的時候,看到五花八門的品牌和車型,往往吃不準該如何選擇。尤其相同價位的車,性能也差不多,更是拿不定主意。
另外,消費者很難在買車前預測到未來,看到自己買的車將來是否嚴重掉價。而沉浮不定的車價總是讓人"吃藥",有時一款車半年時間甚至可以下降上萬元。
同時,隨著汽車市場的逐漸成熟,一輛車開到報廢的“從一而終”的傳統消費方式已經改變,不少車主在買車后3-5年,甚至更短的時間,就會因為個人喜好、急需用錢等原因去賣車。于是,市場上出現這樣的現象:同時買的價位相同的車,賣出去的時候有車的價格高,即車貶值得慢;有的車價格卻低,也就是說貶值快。有業內人士就提出了透過二手車保值率來作為選購新車的一項“另類標準”。
所謂保值率,指的是某種車型在使用一段時期后的易手價格與原始購買價格的比率,它取決于汽車的性能、價格、可靠性、配件價格及維修便捷程度等多項因素,是汽車綜合水平的體現。保值率高的車型的優勢在于它的價格受降價風潮的影響不大,可以使消費者承受較小的因產品貶值而造成的經濟損失。
一般來說,市場保有量大,配件價格低的車保值率就高;市場保有量小,配件價格高的汽車保值率就低。配件是否好尋,維修是否方便,價格是否能夠接受,是人們買二手車時要考慮的問題,反過來,人們在買新車的時候,也可以考慮到這些問題,在將來賣舊車時,就可以賣個好價錢。
就目前市場來看,保值率最高的車型基本還是桑塔納、捷達、富康等“老三樣”系列。以桑塔納2000為例,四五年前的價格在16萬元的車,現在在市場上的價格,如果是全配,最好的可以賣到7、8萬元左右,保值率還是相當高的。
在汽車消費十分成熟的歐美國家,保值率早已被視為選購汽車的重要因素之一,每年都有權威機構公布二手車保值率排名。但在國內,保值率還是一個比較新鮮的概念,雖然汽車保值率在二手車市可以很明確地體現出來,但由于現在還沒有一個權威機構做這樣的統計,所以現在對二手車保值率的判斷只能憑經驗來做。
對于在幾款新車中拿不定主意買哪款的消費者來說,可以先到舊車市場上去了解一下。也許,透過二手車保值率,你能挑中一款最中意的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