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日系在華大體都堅持一車一廠,錯位布局的打法:廣豐有AO級雅力士、B級凱美瑞,一豐有A級卡羅拉、C級皇冠;廣本有AO級飛度、B級雅閣,東本有A級思域、SUV CRV;一汽馬自達有B級馬6、MPV 馬8,長安馬自達有A0級馬2、A級馬3……
近幾年,隨南北大眾“一車多殼”戰術在市場大獲成功后,諸如基于老寶來平臺誕生的新寶來、朗逸等,快速成為A級車市的領軍車型,對錯位布局的日系形成巨大壓力。此次上海車展,越來越多的日系在華車企,正逐步放棄之前的錯位布局,跟進大眾的一車多殼戰術。除廣本亮相基于思域平臺開發的A級車凌派,廣豐正籌劃引入卡羅拉平臺的換殼A級車型,以及長安馬自達也在醞釀引入馬自達6的換殼B級車型等。
筆者對日系的這一系列跟進措施,始終有個疑問,這究竟是補課,還是冒進?中國市場還能消化這么多的同質化,甚至低質化的車型嗎?
大眾的一車多殼戰術,目前的確是大獲成功,但這種行降價簡配之實,與時代精神背道而馳的方式,究竟能持續多久?近幾年同樣大獲成功的,還有福特在華戰略,與大眾措施形成鮮明對比的,福特始終堅持“一個福特”戰略,同步引進新福克斯、翼虎、翼搏等具備全球品質的車型。
大眾的本土化成功了,福特的國際化也成功了,目前處十字路口的眾多日系何去何從?在未來中國,日系能否徹底挖掘自身在產品可靠性、性價比等方面的諸多優勢?能否走出一條真正有自身特色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