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鏈接:南方日報
廣東省禁毒委昨日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截至今年5月,廣東已有36萬在冊吸毒人員,每年新增吸毒人員數量在4萬左右。”昨日,記者從國際禁毒日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2年,廣東共偵破毒品案件2.1萬宗,抓獲毒品犯罪嫌疑人2.2萬名,繳獲各類毒品4.7噸。目前,廣東公安已在中山試點啟動“毒駕”檢測,預計今年下半年還將在全省試點物流寄遞實名制,嚴管可能發生毒品販運的渠道。
7.2萬吸毒人員有駕照
省公安廳禁毒局局長王均科介紹,省公安廳組織對全省持有駕駛證照的吸毒人員進行全面清理核查。排查出全省有駕駛證的吸毒人員7.2萬人,已經依法注銷了1.8萬人吸毒人員的駕駛證。
“公安禁毒部門與交管部門密切合作,已經建立了吸毒人員信息與駕駛人員信息數據核查比對工作機制,對新增的吸毒人員駕駛證件符合注銷條件的,一律予以注銷。”王均科表示,廣東省公安禁毒部門與公安交管部門在全省逐步推廣毒駕檢查試點。前日23時,中山市公安局進行了查處毒駕工作,一共查驗了300多輛汽車,查獲了一名毒駕人員。“現場查處的辦法是唾液檢測,發現問題后將通過其他檢測固定證據。”
交管禁毒聯手嚴查毒駕 注銷1.8萬人駕照
省公安廳禁毒局局長王均科介紹,我省毒情開始出現一些向好轉化的跡象,主要體現在吸毒人員增長率呈現逐年下降態勢,2012年降至13.61%,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但是受國際毒潮泛濫和國內毒品消費持續暢旺的影響,我省面臨的禁毒斗爭形勢仍然不容樂觀。
我省毒情呈現出的一個突出特點是,吸毒人員尤其是吸食合成毒品人員惹事肇禍事件多發。他介紹,近年來我省吸食合成毒品人員迅速增多,去年新發現的吸毒人員中,61.6%為吸食合成毒品者;全省現有登記在冊吸毒人員中,吸食合成毒品者的比例由2008年的7.4%增長到2012年的24%。"與海洛因等傳統毒品不同的是,冰毒、氯胺酮等合成毒品對吸食者大腦、神經組織的嚴重損害直接導致突發性、間歇性甚至器質性的精神失常現象,在全省各地相繼引發了一些惡性治安、刑事案件,危及自身和廣大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特別是各地先后發生了毒駕肇禍的交通事故,暴露了吸毒人員駕駛機動車的嚴重危害性。"
為此,公安部制定印發了相關通知,省公安廳出臺了相關指導意見和操作辦法,組織對全省持有駕駛證照的吸毒人員進行全面清理核查,注銷了一批駕駛證件。經全面核查,全省持駕照的吸毒人員有7.2萬名,已注銷了1.8萬人的駕照,對正在執行社區戒毒、強制隔離戒毒和社區康復的人員一律不予辦理駕駛證申領、核查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