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廣州限牌政策試行一年后,廣州市政府正式發布了《廣州市中小客車總量調控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相對之前的試行辦法,《管理辦法》對21個方面進行了優化調整,包括放寬了置換的次數限制,不再設立更新車輛的排量限制,以及即將推出區域車牌等措施。這對于一直被政策緊緊捆綁的市場,看到了未來的光明。
作為近年來對廣州汽車市場影響最大的政策,牽一發則動全身。本次限購政策的松綁,對于一直被政策緊緊捆綁的市場,帶來久違的“甘露”,這無疑將直接刺激本地汽車市場活力的恢復。經銷商們表示,在新政策的背景下,置換將成為市場的重中之重,未來一年,廣州整體市場相對去年或有20%左右的增幅。
目前,在市場一線中,多個品牌的經銷商早已經聞風而動,推出了各式各樣的優惠措施,為未來幾個月的市場爭奪,提前埋下了伏筆。
解讀篇
政策微調更人性化
相對于試行辦法,《管理辦法》相關細則變動較大,對21個方面進行了優化調整。這其中包括了對試行期個人車輛只能更新一次做出調整,個人可以在10年內不受次數限制申領更新指標,或者10年內未更新的可以在10年后申領1次更新指標。并對于2.5L以下排量車型的更新,不再設立排量限制。有分析指出,相對于試行辦法,《管理辦法》在充分征求意見的基礎上,進行了多項的人性化改進,以滿足市場參與方的各自需求。
調整一:
10年內任意換車
《管理辦法》第三十一條規定,個人可以在10年內不受次數限制申領更新指標。個人在前款規定的10年期限內,已申領更新指標的,前款規定的10年期限后不能取得更新指標;個人在前款規定的10年期限內,未申領更新指標的,可以在前款規定的10年期限后申領1次更新指標。
在此之前,試行辦法則規定,個人車輛舊車換新只能一次,超過一次則需要另外申請車牌,這也就大大限制了車輛置換率,給市場綁上了緊箍咒。并且,這也讓大部分消費者延長車輛的使用年限。而在車輛動力系統高速發展的情況下,舊辦法顯得并非十分合理。
調整二:
放開2.5L置換排量限制
《管理辦法》第四十七條規定,單位和個人取得的更新指標,應當用于與原車輛使用性質相同的車輛辦理登記(原車輛使用性質為教練或旅游客運的除外),更新前車輛排量不超過2.5升的,可以更新為排量不超過2.5升的中小客車。更新前車輛排量大于2.5升的,不得超過更新前車輛的排量。
在試行期間,限牌政策明確規定更新車輛不能超過原車排量,如需更換大排量車型需重新獲取指標,這就大大抑制了部分消費力的升級。如果按照試行辦法,意味著消費者“買QQ,就只能用QQ”。調整后的政策,有利于市民根據需要和經濟能力選擇車型,并根據需要適時進行升級換代,不需要再按一步到位進行購車。
據了解,目前全市存量中小客車中70%左右都在2.5升以下,將紅線標準設定在此,一可以讓多數人獲益,二則兼顧環保。
調整三:
“郊區牌”將出爐
《管理辦法》規定,可以根據車輛管理及交通運行的實際情況,研究制定允許指定區域的單位和個人選擇區域號牌辦理車輛登記,并執行相應通行管理規定的實施細則,同時按規定調整增量指標的配置額度和方式。
該規定也解決距離中心城區較遠區域的市民在區域內的用車需求。如果按照試行辦法,花都、番禺、增城等周邊區域將與廣州中心區域一樣,實施限牌政策。這對于道路并不擁堵的郊區來說,一則是限購的意義不大,二來也壓制了郊區消費者的購車需求。
據了解,在早已經實施限牌政策的上海,便實施了郊區牌照,很好解決了市中心擁堵區域與郊區的矛盾。
調整四:
放寬申請門檻
據《管理辦法》規定,持有效身份證明并在本市連續居住兩年以上,且每年累計居住9個月以上的港澳臺居民、華僑和外國人;在穗已申報有效居住登記,持有效《廣東省居住證》,并在本市連續兩年以上繳納(不含補繳)基本醫療保險的非本市戶籍人員;在本市行政區域內工作并已取得市高層次人才工作管理部門有效證明的高層次人才,均可以申請車輛增量指標。
這與之前的試行辦法,要求居住3年以上非本市戶籍人員才能購車,這也將大大放寬了非廣州戶籍人士的準入門檻,為市場注入了一部分生力軍。
調整五:
將限制外地牌本地使用
《管理辦法》規定,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可以根據道路交通運行及擁堵情況,適時對長期在本市指定區域或路段使用的非本市籍中小客車采取區域錯峰出行交通管理措施。這也就意味著,未來政策將對外地車牌長期本地使用的現象作出規范。
雖然沒有正式的措施出臺,但條例釋放出未來對外地車牌本地長期使用的限制,這也堵住了限牌政策的漏洞。
回顧篇
這一年,車幾乎開不動
2012年6月30日,廣州政府突然宣布實施限牌政策,一時間,廣州一車難求,所有4S店當晚燈火通明,通宵達旦為消費者辦理新車購置手續。部分品牌在一夜之間消化了以往一個月的量。不過,瘋狂一夜之后便迎來了長達兩個月的“冰封期”。市場的極度萎縮,讓不少經銷商不得不退出市場。
2012年7月31日,廣州市交委發布“限牌令”試行細則,每個月新增1萬臺車,其中10%用于新能源車,50%用于搖號,40%用于競拍。
2012年8月27日,首次搖號結果出爐,5454個普通車指標全部“名花有主”,1090個節能與新能源車指標則遇冷,中簽率達100%。而在次日舉行的車牌競價中,個人競價均價22822元,也是目前競價最高的價格,其中17人以底價1萬元競得。
2012年9月25日,廣州市第二輪車牌指標競價結果出爐,僅產生2624個買受人,中標率為百分百,有74個以底價1萬元成交。從此開始,廣州車牌競價出現獨特的風景線:人氣不足,百分百中簽率,底價成交成普遍。一直至今年5月。
2013年5月25日,廣州市交通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廣州市中小客車總量調控管理辦法(征求公眾意見稿)》,對試行辦法進行了20項優化調整,包括放松10年內的車輛更新置換次數,以及更新車輛的排量限制等等。
2013年5月27日,廣州市第十輪車牌指標競價,告別了低價成交的歷史。在新政策即將實施的刺激下,當月的個人平均成交價為12627元,最低成交價1.16萬元,以最低成交價報價人數達310人,而成交人數為145人,還有165人以1.16萬元報價沒有競價成功。
2013年6月26日,廣州市政府正式發布《管理辦法》,并發布了限購一年來的相關數據。從去年8月到今年5月,已完成10期增量指標配置,累計配置中小客車指標133586個,包括增量指標104574個、更新指標22544個、其他指標6468個。其中,增量指標配置量占試行期增量指標配置額度的87.1%,含節能與新能源車指標1233個、普通車搖號指標61023個、普通車競價指標42318個;實現競價收入48646萬元。
一紙文件,必將影響整個市場的變化。7月1日,《管理辦法》的正式實施后,放松更新車輛的排量次數限制,更新車輛的排量限制,以及推行郊區牌照,將對于車市帶來巨大的利好。一方面將降低置換的政策門檻,給市場帶來活力。另一方面,這也緩解了購車排量一步到位狀況,刺激1.6L以下小排量車的增長。經銷商們預測,相對于去年,在新政策下市場增量或達到20%,將極大地緩解了經營困局。
置換
“限購新政,終于在期盼中姍姍而來。”6月26日,廣州限牌新政正式發布之后,廣州經銷商們均長嘆了一口氣。限牌新政讓經銷商看到了市場向好的希望。據了解,在新政發布的首個周末,廣州市場的人氣有了明顯的提升。而在位于黃埔大道的賽馬場汽車城,店面內的客流量明顯比平時周末要多。
“新政實施之后,將排量與更新次數放松,市場最大的增量將來自于置換。這也意味著,置換的重要性再度提升,誰能把這一塊做好,誰就將可以在激烈競爭的市場中生存下來。”大眾廣州一家經銷商的工作人員表示,原來試行的辦法,硬生生的壓制了一大部分有置換需求的消費力。
目前,廣州汽車保有量約為200萬輛,按照現在汽車的使用習慣,5年時間為更換周期,整個市場的置換需求為10萬輛左右,這與新增車輛的指標基本一致。如果兩者相加,每年市場的新增量將達到了20多萬輛。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保有車輛的置換率將會逐步提升,市場需求將更加大。
其實,去年限購之后,東風日產、廣汽豐田、上海大眾等品牌均對置換發布了各自的政策。據悉,本次限牌新政發布之后,廣州經銷商的動作十分迅速,幾乎所有品牌均加大了對二手車置換的力度,并制定了相關的優惠政策,吸引有置換需求的客戶。
其中,東風日產一家經銷商推出了置換車輛補貼最高4萬元;廣州銘智則推出置換旗下的帝豪EC8、全球鷹GX7、英倫SX7等車型最高優惠1萬元;廣州保瑞則推出置換享受定金翻倍特權等等。
“在限牌新政下,新車置換率將會不斷提升,我們店里預計會有20%的提升。”廣州一家別克經銷商的負責人表示,別克品牌的大部分車型排量都在1.6L之上,“兩君”的主要排量是“2.0L、2.4L”,英朗GT、英朗XT的排量也均在1.6L以上,這十分適合置換人群的需求。
統計顯示,去年北京全年銷量超過58萬輛,但每年新增的指標僅為24萬輛,有34萬輛的新車是通過置換實現。分析指出,廣州在取消置換的政策門檻之后,置換市場的空間將十分大,這也決定著經銷商能否過上好日子的關鍵。
小排量
限牌新政除了松綁置換市場,也解放了“小排量”車型。自去年限購之后,“一步到位”成為了大部分消費者購車的主要條件之一,這也讓小型車掉進了“冰窟窿”。
“新政會讓部分消費者的購車回歸理性,不用將第二輛車的排量需求納入考慮范圍,從而選擇合適現階段使用的車型。這必然會刺激1.6L及以下排量車型的市場恢復。”一汽豐田一家經銷商的工作人員表示,在過去一年中,大部分消費者在選擇車型過程中,往往將1.6L及以下排量車型排除在考慮范圍。
如今的限牌新政,消費者可在2.5L以下排量隨意更換車型,而舊政策則是更換新車的排量只能小于原車排量。據了解,放開小排量車型的限制,直接受益的將是自主品牌,因為自主品牌的產品主要排量均集中在1.6L及以下。去年7月份,廣州正式實施限牌政策后,自主品牌便出現了生存危機,部分品牌不得不迅速調整戰略,大規模的收縮戰線,不斷撤銷或合并部分銷售網點,停止市場擴張,減少成本支出。
“苦熬了一年,終于看到了希望,之前每月銷售量能達到100多臺,去年平均下來每月僅有50臺左右,下滑了50%。這主要是我們的主力車型都是小排量車型,在政策下,很多消費者便直接將我們排除掉。”一汽奔騰一家經銷商的銷售人員表示,新政實施后,對未來的市場還是有很大期待的,畢竟政策障礙已經掃清,就看如何開拓市場。
“最難熬的時間過去了,新政對我們來說絕對是好事,消費者不用再考慮換車過程的排量因素,1.5L的車可以直接置換至2.5L的車,這樣我們能爭取回一部分消費者。市場估計會有15%左右的增長。”吉利一家經銷商的銷售經理表示,在限購的大環境下,自主品牌能夠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下來,就是一種勝利。
“6月份市場的人氣就比5月份好很多了,這都是新政帶來的影響。”長城汽車廣州一家經銷商工作人員表示,大部分都是潛在客戶,估摸下半年的銷量會有15%的提升,這將大大緩解經營壓力。
郊區市場
對于市場來說,新政所傳達的利好,還有將實施區域車牌。這不僅對于郊區的消費者是一個利好,對于經銷商來說,也為這些區域市場注入了新鮮的活力。有分析指出,設置廣州郊區牌是為了在限牌與限外之間找到一種中間方式,滿足了南沙、從化等郊區市民在當地區域范圍內使用車輛的需求,讓當地市民能不受搖號、競拍購車限制,又遵守了限外的要求。
目前,“區域車牌”的具體實施細則尚沒有發布,在《管理辦法中》僅是提及的可以根據車輛管理及交通運行的實際情況,研究制定允許指定區域的單位和個人選擇區域號牌辦理車輛登記,并執行相應通行管理規定的實施細則,同時按規定調整增量指標的配置額度和方式。
然而,市場對區域車牌的出臺則抱有較大的期待。“郊區與城區的交通擁堵關系不大,是可以適當放寬的。”南菱汽車一名負責人表示。目前,南沙、花都、番禺、增城、從化等郊區,交通并沒有出現像中心城區如此擁堵。并且,大部分郊區市民一般生活、工作均在附近區域。放開限購政策一來對中心城區交通壓力不會產生較大影響,二則可以刺激這個區域的汽車市場活力。
“設立郊區牌照是較為人性化政策,可以讓區域市場恢復活力。”廣汽豐田一家經銷商工作人員表示。并且,設立區域車牌之后,郊區消費者不用與市區消費者爭奪號牌資源,可以緩解市區消費者的競價與搖號指標的壓力。
“去年本來打算購買一輛8萬元左右的車,平時上下班用,不巧碰上限購。參加搖號一直沒中簽,競價又不劃算。”李先生表示,他住在增城,上班地點也在增城,限購實施后導致他購車計劃無奈推遲。如果推行區域牌,對他來說無疑是一個好消息。“限牌主要是緩解交通壓力,增城又不堵,并且基本不往市中心跑。限購錯傷了我這樣的消費者。”
高檔車
然而,《管理辦法》的大規模調整,政策是否會帶來兩面性?放寬了之前的限制,減少了“一步到位”的消費者,是否會對豪華車市場帶來影響?
“對我們來說,限牌新政是極大的利好,沒有任何的利空,這也主要將得益于置換市場。我們店中的置換比例約為30%,未來一段時間預計將會提升8%至10%。”奧迪一家經銷商的負責人表示,如果說新政帶來的負面影響,那是微乎其微,畢竟豪華車消費者受“一步到位”的影響較小。因為汽車已不再是身份的象征,僅是代步工具,客戶從實用性、性價比、品牌等方面因素,綜合考慮買哪個品牌。
據了解,北京市場實施限購之后,豪華車市場沒有受到沖擊,反而呈現出快速向上發展的態勢。其中,寶馬、奧迪、奔馳等豪華品牌銷量并沒有下滑,反而有上漲的態勢。目前,廣州市場與北京市場有著極其相似之處,市場成熟,保有量巨大,這都是豪華品牌的潛在客戶。
“現在的政策將會刺激豪華車市場的發展,由于豪華車客戶一般是二次購車客戶,置換比例相對比非豪華品牌更高一些。”寶馬一家經銷商的工作人員表示。
“自從5月底發布征求意見稿之后,市場的人氣有了明顯改善,但大部分消費者都在觀望。現在《管理辦法》正式實施,估計市場會在本月起逐步體現出來。”進口大眾一家經銷商工作人員表示,隨著傳統銷售旺季的到來,市場將會呈現出逐步走高的態勢。
二手車
目前,隨著限牌門檻的變低,將有更多符合條件的消費者加入競拍或者搖號的過程,這也將大幅提升中簽的難度或者競拍的價格。據了解,限牌試行期的最后一期車牌拍賣,個人指標的平均價已經漲至15743元,最低成加價已經達到了1.4萬元。之前“底價成交”的現象已經成為過去時。
分析指出,隨著限行政策的出爐,車牌指標的價格預計將會再度提升,但應該不會出現與上海類似的狀況。
然而,隨著上牌指標價格的提升,以及更新置換車輛次數的放開,再度提升備案二手車指標的熱度。據了解,在廣州幾大二手車交易市場,備案二手車的價格再度上漲,部分漲幅甚至達到了100%。其中,1.6L的排量指標最高漲至5萬元,2.0L至2.5L排量的漲至最高10萬。
不過,作為受政策影響最大的二手車市場,更多經營者已經逐步轉型。不少二手車商已經從單純的二手車買賣,開始進入了汽車售后服務領域,建立獨立的養護中心,為客戶提供“一條龍”的購車服務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