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鐵道部新修訂的《鐵路旅客運輸規程》和《鐵路旅客運輸辦理細則》開始執行,“乘火車遲到,車票作廢”的霸王條款引起廣泛質疑,最犀利的詰問莫過于:“火車晚點是否也應賠償旅客?”這里想說的是,要論“霸王條款”的數量,汽車行業恐怕也不少,而車主也大約是最肥美的“唐僧肉”,買車前一定要做好心理準備。
一、拍賣牌照
如果你在上海,那么買車之前,你必須拍下一個牌照。一個牌照多少錢?幾年下來一直維持在3萬元左右的水平。3萬元,完全可以買一輛QQ或者F0,但在上海只能買一塊鐵皮。如果你不是在上海,也別高興得太早,如果中國未來十年以每年2000萬輛的速度增長,估計不用太長時間,拍牌將成為全部一線城市車市的常態。
二、年票
不少住在郊區的車主,一年進到市區沒幾次,多是短途代步,但即便如此,也必須購買年票,虧啊。
三、汽車保險
汽車保險里不乏霸王條款,這些條款在滿滿都是字的合同上處于最角落,并用最淺的字打印,如果不細心,根本發現不了。等到出事故,你才發現所能得到的理賠遠遠少于你想象的,而且理賠過程能夠讓你筋疲力盡。
四、油價
油價上漲,不知道;什么時候下跌,也不知道。口口聲聲與國際油價接軌,但“外跌內漲”的情況已出現過幾次。車既然已經買了,油不可能不加,唯有通過買節能車型,改善駕駛習慣來對抗高油價。
五、加價
如果你實在喜歡這款車,又急著提車,那不得不接受這樣的條件,因為等車至少要等半年乃至更長。
六、只換件,不維修
車輛出現故障,檢查一番后,維修人員第一時間會建議你更換零件,即使這些零件完全可以維修甚至近乎完好,但他們還是會建議更換,一來容易保證維修效果,二是利潤大——這是行業的“潛規則”。
七、瑕疵車只修不退
汽車至今沒有“三包”,任何新車,即使購買只一天,出現重大故障,至多是維修,而不能退貨。而遇到大批次出現問題時,也只是全面召回維修,從未賠償。汽車三包何時推出?喊了很多年了,但至今無下文。 (周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