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市國防學校北院負責人回應——
學生想要“勒索學校100萬元”
對于此次“學生工”維權事件,貴陽市國防學校北院負責人周天華就輿論討論最為激烈的3個問題作出回應。
第一,關于學校的辦學資質問題。周天華介紹,自己于2005年與貴陽市國防學校聯合辦學,組建貴陽市國防學校北院,該校掛兩塊牌子,即貴陽市國防學校、貴陽長征職業學校。
2009年,周天華另行開辦了貴陽華海中等職業學校,原2007級、2008級學生繼續在北院讀書,直至完成學業。
第二,關于學生勤工儉學及克扣工資問題。周天華說,學校從2007年起實施勤工儉學助學工程,學生入學時不交學雜費、被裝費、伙食費,由國家助學、學校墊資入學,通過勤工儉學獲得在校學習的學雜費、伙食費等費用,以完成中職學業。
至于學生工資,周天華表示,學生入學時與校方簽訂的《貴陽市國防學校北院學生入學零收費及就業協議書》規定,學生勤工儉學所得薪酬,由學校代為收取并建立學生個人賬戶,除去學雜費、生活費和在廠在校期間每月50元津貼外,剩余部分退還給學生。
他未向記者出示財務報表等文件。他表示,自己的回應都有法律依據。
“很多網友叫我們拿工資單出來,我們當時拿到的是‘工時單’,先公示讓學生核對工時,如果有誤,即找企業核實。無誤的,即按工時乘以小時單價,計算額度,由學生本人簽字確認。”周天華說,校方有“駐廠學生費用統計表”的學生簽字為據。
第三,關于“1.9萬元天價學費”。周天華在給中國青年報記者的書面回復中,僅確認了5項收費內容,即每學年學費1600元,每學年住宿、水電、教材資料、實訓、軍訓等費用1500元,一次性代收裝備費1200元,外聯費每學年200元,生活費每月300元。
周天華認為:“這十幾名畢業生投訴的目的,就是在李某、祖某、羅某、羅某林的操縱下,勒索學校100萬元。”
但小余告訴記者,她投訴的目的有3個:希望學校整改,后來的同學不要重蹈覆轍;希望引起國家有關部委對中職院校“勤工儉學”計劃的重視和監管;希望學校返還不應該收取的費用。
她質疑周天華“十幾人投訴”的說法:“7月4日那次,學校讓我們去談判,現場就到了49名同學,其實總共有69名同學在維權。”本報記者 王燁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