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時代、變頻時代、銀離子時代、保鮮時代……層出不窮的新名詞昭示了目前家用電器市場更新換代的速度。而消費者家中的平板電視代替CRT,滾筒洗衣機淘汰了波輪洗衣機,變頻空調換下了普通空調……這也同樣顯示了家電市場的火爆。在享受新家電帶來的生活上的便利和舒適之余,您有沒有考慮過如何處理廢舊家電呢?也許這些早已被您遺忘的廢舊家電正成為威脅人體健康和環境的“殺手”。
記者觀察 高齡家電暗藏健康隱患
收廢品的小販把劉奶奶看了20年的18英寸東芝彩電搬上了三輪車,賣了50元。“元旦的時候我孫子給我買了一臺37英寸的液晶電視,原來那臺看了七八年的29英寸顯像管電視就給搬臥室去了。要不,這臺小的我還舍不得賣呢!都看了20年了,圖像還很清楚,一點兒毛病都沒有。”
然而,據研究顯示,普通顯像管電視在正常工作7年之后其顯像管內的金屬及化學性物質將大量揮發,與電子輻射一起,直接影響人體健康和居室環境。所以,不僅是那臺服役了20余年的小電視,即使是那臺被搬進劉奶奶臥室的29英寸電視實際上也已經到了更新換代的“年紀”。
而那臺18英寸的電視被小販收走后將面臨怎樣的命運呢?如果像劉奶奶所說這臺電視圖像清晰、外觀保持良好?熏那么它很有可能出現在二手電器市場的柜臺上。而另一種命運則是在沒有任何環境保護措施的前提下,被手工拆解,將元器件內的金屬物質提取后,當做垃圾扔進垃圾場。
這就是目前普通消費者處理廢舊家電的一般方式,然而這種看似平常和普遍的處理過程卻很有可能對人體健康和環境保護造成威脅。
僅2006年北京便產生11.52萬噸電子廢棄物,其中包括357 萬臺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空調器、電腦和234萬部手機。但北京市廢舊電子電器產品的回收現狀十分令人擔憂,缺乏回收正規軍更是其主要癥結。
市場現狀 回收機制尚未建立
去年年末華星環保與蘇寧電器簽署了《廢舊家電回收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從2007年1月份起,北京蘇寧電器按月將“以舊換新”所取得的廢舊家電交予華星環保處置。華星環保副總王駿在接受信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工作剛剛展開,正在逐步推進,確實不好說有什么成果。下一步我們希望借助廣告等形式使公眾對活動有更多的認為、拓展傳播范圍,使更多人了解這一活動。”
專家表示,在傳統公眾意識中,廢舊家電如同易拉罐、舊報紙,賣給收廢品的小販并不是一個回收處理的過程,而僅僅是最大限度獲得價值的手段。因此,與已形成規模且有市有價的小販相比,企業化的正規回收,只有在不低于目前舊貨回收的價格或實施同等優惠的措施下才可能轉變消費者的觀念。
記者追蹤 二手市場運作原始
在經營二手家電已逾十年的飛新馬二手商城,記者發現,就是這樣一個有較高知名度、經營較規范、人聲鼎沸的市場,其運作機制仍然重復著商場只負責行政管理、貨品經營、定價以及收發貨等流通渠道,由租賃攤位的商家自行負責的原始模式。
與新家電相比,二手家電具有如何定價、如何判斷質量及再利用價值等特殊的問題,而這些經營二手貨的商城也很難找到一個量化的指標。消費者只能憑自身的經驗通過目測或商家的簡單演示等直觀的手段粗略判斷貨物的品質。
而在消費者心中這樣的市場似乎也僅僅和便宜、廉價畫等號。“飛新馬?我聽說過,不是賣二手手機的嗎?聽說挺便宜的。”一位路人這樣回答記者的提問。很多消費者表示,如果條件允許是不會考慮購買二手家電的,而除了消費習慣的因素,對二手電器品質上的懷疑也是消費者的一大顧慮。是否貨真價實恰恰是二手家電經營的一大軟肋,個別大型規范性的二手家電市場對于商戶有較嚴格的要求并對所售商品實行自定的三包政策,但是與新家電實行的統一三包政策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即使是三個月保修,對于二手家電是不是也太短了呢?畢竟這是已經用過很長時間的東西了,新家電的保修還長達一年呢。”一位消費者在看到某舊家電市場的三包規定時表達了這樣的觀點。而對于商戶的規范上,由于各個商戶有自己的進貨渠道,商場很難對所有貨品進行檢驗并以統一的標準對商戶進行約束,因此很難保證商戶出售的所有商品都貨真價實、沒有質量問題。曾有媒體報道,在公主墳某手機賣場內有商戶私下出售改版手機。
專家聲音 制度出臺尚需時日
然而,眾人期盼的《廢舊家電及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卻遲遲沒有正式出臺,究其原因,著名家電專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陸韌波表示:廢舊家電的回收管理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面廣,牽扯到誰去承擔回收義務、如何處理以及經費來源等諸多問題,牽扯到從生產、銷售、消費者到最終回收的整個產業鏈,可以說牽一發動全身,因此難度很大。《條例》需要在充分論證的前提下實施才會保證其強制力和實際效果。陸韌波認為,目前廢舊家電回收所暴露出的無序狀態、手工回收造成的二次污染和對于人體健康的威脅與損害等問題亟須通過相關政策規范梳理,這同樣是利用資源、建立循環經濟的要求。但是作為政府下達的具有規范效力的文件,需要考慮可操作性和嚴謹性,以確保政策的執行力度和公正。因此,《條例》的充分論證恰恰是為了確保日后的有效執行。
若家電回收走上正軌、實現規模效應,回收同樣可以成為一個產業,同樣有利可圖。據介紹,廢家電經拆解處理后可以回收鐵、銅、鋁及稀有金屬,各類塑料,玻璃等可再利用物質。如:處置拆解20萬臺舊家電可回收各類金屬4100噸,各類塑料1300噸,玻璃640噸,舊電器同樣可以變廢為寶。
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建立家電回收體系的呼聲也在逐漸增強,國家有關部門對于制定相關規則的審慎和嚴謹恰恰體現了各方對這一問題的重視程度。而一項規定出臺的最終目的正是在于其發揮的實際作用、各方執行的程度以及收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