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4K超高清電視紛紛上市,引得不少消費者心動并行動。但有部分消費者反映,剛買回家的4K電視的觀看效果不盡如人意,同時市場上也出現了4K電視真假之說。難道買4K電視還得分真假?
據北京市消費者陳女士反映,裝修完后,她準備給家里換臺電視。8月底,陳女士在家電賣場選購4K電視時,被幾家知名彩電品牌的導購人員給說暈了。“各家促銷員都說自己的才是真的4K電視,我該信誰的呢?”而消費者李女士表示,她并沒有感覺家里剛剛添置的4K電視與普通的高清電視有什么本質的區別。
在位于北京望京地區的一家大型家電賣場中,一位彩電促銷員向記者坦言,4K電視剛興起,到底畫質應該達到一個什么水平,誰也說不好。而且現在也沒有4K片源,目前播放的都是高清的片源,所以也沒有辦法相互比較。
對此,有專家表示,雖然現在4K電視在內容上還很匱乏,但是真正的4K電視的確能夠為消費者帶來較大程度的畫質提升,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和經濟承受能力選購不同層次的產品。
那么該如何選購4K電視呢?其實早在今年5月,《4K超高清電視選購標準》已經發布,可以作為消費者選購此類產品的依據。
4K電視也被稱為超高清電視,顧名思義,具有能夠顯示超高清圖像的4K顯示屏是此類產品的必要條件之一。4K電視的分辨率達到了驚人的3840×2160。如果產品使用了非專業UHD超高清顯示屏,近距離觀看時,可以明顯發現其畫質模糊,屏幕像素點不夠密集、排列不均勻。在家電賣場,筆者看到TCL彩電的展示區為消費者提供了放大鏡用以觀察屏幕的像素顆粒,該企業促銷員不無得意地說,普通的50英寸電視機的像素點距為0.1903×0.5708,而TCL云晰E5690-3D像素點距則是0.0955×0.2865。
不過,有業內人士透露,由于4K電視與全高清產品存在巨大的價格差異,有部分企業便將普通的智能電視液晶屏換成4K屏,其他核心配置基本不變,包裝成4K電視出售,以獲取高額利潤。因此,《中國質量萬里行》提醒消費者,在選購產品時,除查看顯示屏外,還應注意以下問題:
首先,處理器與解碼芯片決定了消費者能否順暢地觀看4K圖像。專家指出,1個多小時的4K電影視頻容量超過100G,處理起來將是一項十分龐大的工程,只有具備了四核及以上處理器和專業的4K解碼芯片的產品才有能力將影像處理得更加完美。記者看到《標準》要求4K電視必須具備USB3.0、HDMI1.4及以上版本的高速傳輸端口。李劍解釋說,因為USB3.0接口傳輸速率為600MB/S,約為USB2.0的10倍,外接硬盤或U盤播放4K視頻時,才能保證流暢不卡;而僅搭載了雙核甚至單核處理器,采用普通智能電視芯片的產品,播放4K超高清影像難免力不從心,容易出現死機、卡頓、拖尾等問題。因此,消費者在賣場購買時,可以通過設置信息查看相關參數。
其次,還要詢問產品是否采用了2K轉4K畫質提升技術。因為目前尚無豐富的4K內容,2K轉4K技術成為了4K內容補充的最佳手段。若不具備成熟的2K轉4K技術,普通2K內容在4K電視上會出現鋸齒和馬賽克。據了解,TCL、創維、索尼等中外品牌的4K電視均采用了多維信號關聯補償插幀技術,以彌補普通2K電視畫質的不足。TCL相關負責人解釋說,其2K轉4K關聯補償技術就是通過將2K片源的1個像素瞬間智能生成4個不同但關聯的過渡像素,將全高清的信號數據提升到真正的超高清級別,該品牌的4K電視產品通過采用該技術,可還原圖像真實度達到90%以上。
除此之外,是否具備豐富且實用的智能云應用,也可以成為判斷真假4K的重要依據,因為如此才能實現家庭娛樂的極大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