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正是“金九銀十”的家電消費黃金旺季。記者注意到,很多廠家利用消費者愛美、追求時尚的心理需求,大玩“超薄”概念,試圖通過產品外觀工業設計“薄”來吸引消費者的注意。諸如超薄手機、超薄DVD、超薄筆記本電腦等等。記者觀察,其實彩電市場上也刮起一股“超薄液晶電視”的概念。
記者就此采訪了多名業內專家。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副秘書長郝亞斌認為,產品的薄與厚,應該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在技術進步的前提下,更薄的液晶是有可能做到的,這樣的確迎合了某些消費者的心里需求,但作為消費者應該更關心的是產品的性價比,而不是產品的薄與厚。
平板發展方向是提升聲像效果和節能環保
有些專家對此種“趨勢”表現出了一定的擔憂,薄與厚應有一個度。過分追求薄的時尚外觀,而忽視電視本身的顯示、音質和功能上品質與技術方面的提升,肯定是本末倒置。郝亞斌認為,平板的發展方向是進一步提升電視的聲像顯示效果和節能環保。
首先和過去“大塊頭”CRT電視比起來,平板電視已經有了革命性的飛躍,已經做得很薄很輕了。而在平板領域里再去刻意制造出只有幾厘米的厚薄差異實在沒有太大的本質意義;其二從制造原理的角度上看,在追求薄的情況下,勢必會打破、壓縮平板電視里所包含的電源、各種驅動芯片和電路板一定的合理結構和布局。這樣就有可能會影響到電視的音質、畫質等性能,還會造成一定散熱困難,增加電視的不安全隱患。
“除非有三個先決條件,平板電視的薄才有可能有本質的突破。”一是揚聲器的技術有本質的飛躍,可以制造出非常薄而又不影響音響效果的揚聲器(一般來說,音箱的空間大小和厚度決定音質及音響效果的質量);二是液晶面板技術有了質的突破,就是面板要比現在的薄很多;三就是電源系統也有了很大突破,而不像現在如筆記本電腦那樣把電源外掛。
電視本質功能和效果消費者應該多加關注
“超薄”概念很可能將電視制造業引向歧途,這也是多數專家較為擔心的問題。如果目前這股“薄”的風氣是在犧牲電視本身的音質、畫質和存在安全隱患前提下的話。
無獨有偶,近日消費者協會也提出了“超薄”的電器設計對產品造成的質量和安全隱患問題。這從某種程度上印證了專家的擔憂不無道理。據消協統計數據顯示,超薄電子產品的故障率和投訴率近年來一直呈明顯上升趨勢。
專家最后總結說:一、對平板電視而言,為薄而薄,制造出的幾個厘米空間沒有實質意義;二、打破原有散熱功能會存在安全隱患;三、性價比不具優勢,越薄就會越貴;四、平板電視的發展方向還是應該放在追求更好的畫質、音響效果和更多的數字、多媒體功能上,包括節能環保。
專家提示,超薄電器產品設計現在只是一些廠家在其產品展示會上的概念炒作。我們在購買液晶電視時,更需要關注的是電視本質功能和效果。再者,超薄液晶電視因為生產難度大,生產成本相應地也要比普通液晶電視更高,也導致了售價更貴,一般會比同檔次的其他產品要貴30%。花更多的錢,買一臺機身薄一點但畫質效果不會有質的提升,而音響效果肯定會有所欠缺的液晶電視,是否劃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