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種便宜撿不得 提醒:假期消費多些理性
“十一”黃金周歷來是消費旺季。在五花八門的促銷活動前,如何成為一名清醒的消費者,保證自身的消費權益不受侵害,是眾多市民關注的話題。為此,西安市消協根據以往的投訴案例,提醒消費者理性消費,謹防五大消費陷阱。
一是特價商品子虛烏有。商家以“特價”為誘餌,吸引消費者上鉤,借機兜售劣質或“三無”商品。消費者在購買后,發現質量問題再去找人時,就有可能發現商家已人去柜空。而且說是特價,有些商品可能從來沒賣過,商品的原價根本無法確認。
二是抬高原價再打折,F在,打折促銷已經被一些商家濫用來欺騙消費者。部分不良經營者利用消費者貪圖便宜的心理,采用先提高原銷售價再打折的方式,用虛假打折的方式欺騙消費者。結果消費者在買后才發現,其實這些商品沒打折前賣的就是這個價錢。
三是“買一送一”,買好送差。實際上贈送的那部分商品,并不是與所購買商品相同的商品,而是買大送小,買好送差。
四是“清倉處理”掩護次品出手。用清倉處理的方式,把殘次品摻雜在處理商品中,掩護次品出手,坑害消費者。
五是反季商品易過保修期。有些消費者圖便宜,喜歡購買反季商品,留待應季時使用。但反季商品因為要長時間放置,消費者也就不容易發現其是否存在質量問題。等到消費者使用后發現時,商品已經超過了保修期限。這樣,即使使用了不長時間就出現質量問題,也不能得到良好的“三包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