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濟南多家家電賣場紛紛推出“延保”服務,即在規定保修期以后,延長保修期限的服務。一些品牌以贈送“延保”為名,向消費者搭售延保服務。業內人士透露,有些家電賣場給促銷員下達延保銷售指標,消費者往往迷迷糊糊地花了冤枉錢。
家電促銷員向顧客搭售“延保”
“現在買產品有優惠,送你個‘延保’吧。”最近,劉女士在濟南一家家電賣場購買熱水器時,品牌促銷人員表示給她贈送“延保”,也就是保修期在品牌規定的基礎上,再延長一年。而當劉女士交錢時發現,熱水器的售價中包含了近百元的延保費用。
延長保修期對消費者來說并非真正優惠,而是需要消費者付費。昨天,在泉城路一家家電賣場的三星數碼專柜前,當記者問及相機如何保修時,銷售人員主動給記者推薦起了延保服務。銷售人員說,相機保修期只有3年,過了保修期換件維修等要花不少錢,不如現在花幾十元延長兩年保修期劃算。相機價位在1500元以上的收取65元延保費,1500以下的收取55元費用,均延長兩年的保修期限,延保期間數碼相機出現問題,商場負責維修。
有些家電的“延保”也不是物美價廉的。該賣場筆記本電腦的延保價格相比數碼相機、手機等高很多,5000元以下的商品兩年延保需要付470元,三年延保要835元。5000元以上商品兩年延保需要545元,三年的延保費用為1005元。
促銷員被攤派賣“延保”任務
延保產品是商家在銷售家電之外,給消費者提供的有償服務。是否選擇“延保”本應由消費者自己說了算,為何家電促銷員極力向顧客推銷“延保”,甚至部分品牌還采取隱瞞消費者的方式搭售“延保”?
另一家國產空調濟南銷售商透露,有些家電賣場會在淡季給促銷員下“任務”,雖然促銷員屬于不同品牌,但家電賣場銷售也得服從賣場管理。通常情況下賣場給促銷員一定的銷售指標,“延保”的比例占商品銷量的10%到30%。也就是說,促銷員賣掉100臺家電,需要賣出10到30個延保產品。延保服務由賣場提供,因此銷售延保產品的收入也全部歸賣場。
某國產電視品牌濟南銷售商表示,有時促銷員會以贈送“延保”的名義將延保搭售出去,但這樣消費者交錢時容易發現。賣場還會直接提高產品價格,將延保產品的費用加進去,這樣看似將延保贈送給消費者,實際上還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比如,一臺市場價1600元的機器,賣場售價提到1700元,其中的100元差價就是“延保”的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