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網友購買了一臺節能冰箱,上面標注的耗電量是0.33kw.h/24h。但是,經過他的測驗,他這款冰箱的實際耗電量都大于標注值,最高可達0.8kw.h/24h。經過咨詢后了解到,冰箱門不能開,如果開門就會大于理論值。
但是,消費者不禁要問,消費者花錢是要買實惠,而不是買理論數值。竟是拿這些理論數據作為宣傳的重點,是一種誤導消費者的惡略行為。國家質檢總局網站有關于此種問題的解答。
四川省電子產品質監所檢驗部部長郭仕端介紹,額定耗電量是在環境溫度25℃時,冰箱處于穩定運行狀態(冷藏室平均溫度5℃冷凍室最高溫度-18℃),運行24小時所消耗的電能。實際耗電量是指冰箱在實際使用中消耗的電能。而冰箱一旦到了用戶家中,就不可能永遠是25℃的環境溫度,也不可能不開門使用。因此,廠家所公布的冰箱耗電量,只能算作是一個參考值,不能作為冰箱的實際耗電量。
由于冰箱實際使用的環境條件和國家實驗室標準是完全不同的,因此額定耗電量0.33度的冰箱實際使用耗電量很難達到“3天1度電”,尤其是夏天更難達到。因為冰箱在環境溫度30℃左右時,耗電量一般都能達到25℃時的1.6~1.8倍,而每開冰箱門一次大約增加耗電0.05度;所以夏季冰箱實際耗電量一般很可能達到額定耗電量的2倍左右,如果環境溫度超過32℃,那么冰箱實際耗電量會更高。
這樣就衍生出來一個問題,廠家和消費者所說的耗電量并不是同一個概念,廠家所說的日耗電量是冰箱額定耗電量,消費者所說的則是實際耗電量,兩種說法存在差異,這種差異導致消費者有一種被欺騙的感覺。
在這里,我們不禁要問,將測驗值這種更嚴謹的說法公布出來難道不更是尊重顧客嗎?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作為普通的消費者,他們會認為這是一種誤導消費者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