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菜里有著色劑,果凍里有防腐劑……市民張先生發出疑問:“我們還能吃什么?”
商報調查顯示,九成多網友將非法添加物蘇丹紅、三聚氰胺,誤認為是食品添加劑。專家稱,食品添加劑為食品安全背了黑鍋。
河南商報記者 盧艷艷 鄭筱倩 實習生 李海艷
調查
蘇丹紅是食品添加劑?
食品添加劑為食品安全背了黑鍋
食用香精、檸檬酸鈉、果膠、維果靈、三聚氰胺、維生素……你覺得哪些屬于食品添加劑?
調查顯示,97%的網友認為蘇丹紅是食品添加劑, 92.4% 的人認為三聚氰胺是食品添加劑……
調查表明,六成人認為添加劑已成為食品安全重大隱患。
在鄭州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學教研室主任韓萍看來,蘇丹紅、三聚氰胺等是明令禁止不得使用的非法添加物,食品添加劑其實是為食品安全問題背了黑鍋,成了替罪羊。
鄭州一家食品添加劑生產企業的負責人王先生說,目前每天每人都要接觸八九十種添加劑。“如果不用食品添加劑,很多東西無法保存。”
食品標簽標注添加劑
近六成網友感覺沒用
5月13日,衛生部公布的4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其中規定,所有食品添加劑必須在食品標簽上明顯標注。
但市民對標注并不太上心。“標注了我也看不懂,況且違法添加的誰會標出來呢?”
調查表明,買東西時,只有7.6%的網友會去看包裝上的添加劑,其他的人不關注或者只看營養成分。對于衛生部要求包裝上列出添加劑成分,59.1%的受訪者認為沒用,感到無所謂。
對這個新舉措,王先生持保留意見。“標注是個進步,但標出來的肯定都是合法的。”
他說,我們國家只有單一添加劑有國標,而復合添加劑的生產標準都是各個企業自己制定的,到質監部門備案就行了。
但食品中用的大部分添加劑都是復合添加劑,這其中成分是什么,添加劑生產企業作為商業機密是不會透露的。
食品安全問題主因是啥?
七成人認為是主管部門職責不明
您認為造成目前食品安全問題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調查表明,69.7%的人認為,原因在于各主管部門職責不明,監管不力;65.2%的人認為,因為不法企業和個人利欲;56.1%的人認為法制不健全,懲罰力度小是主要原因。
“國家應該加強對食品安全的監管,對不法企業加強處罰。”市民李銘認為。
調查顯示,65.2 %的受訪者認為應對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企業嚴加懲罰,59.1%的受訪者認為,政府主管部門應加強監督管理。
王先生說,利益是很大的驅動力。他舉了個例子,以一個日產200噸面粉的面粉廠來說,每噸面粉需要1公斤添加劑,正規添加劑每公斤約25元,而一些小作坊生產的添加劑,15元一公斤就敢賣,算下來,面粉廠一天就能節約2000元。
國外也有食品安全問題,但懲罰措施很厲害。比如在韓國,故意制造、販賣劣質食品的人,除了高額罰款,還要至少坐一年牢。
“嚴打才能嚴防。”王先生說,鄭州總共有四五十家食品添加劑生產企業,備案的也就一半。管好無證小作坊,監管部門需要更有效的措施。
對話
人物名片:郭茂華
省衛生廳食品安全綜合協調與衛生監督處處長
國家允許使用的添加劑,對人體健康沒影響
記者:現在各地頻頻爆出食品安全問題,是不是說問題食物很普遍?
郭茂華:大家千萬不要有這種恐慌心理。事實上,在上世紀90年代以前,也有食品衛生安全事件發生,但沒有被曝光。與過去相比,現在食品安全出現了問題之后能夠及時曝光,說明在監管上有了很大的進步。
記者:最近,很多人把矛頭指向了食品添加劑,認為它是食品安全的罪魁禍首,國家也出臺了一系列新政加強食品添加劑的管理,你怎么看?
郭茂華:這是食品添加劑背了黑鍋。其實,我國到現在為止還沒有發生一起因食品添加劑引發的食品安全事故。只要是國家允許使用的添加劑,對人體健康都沒有什么影響,完全可以放心。
當然,政府嚴打的,除非法添加違法物質行為,還有超標過量使用添加劑的問題。
如果將食品添加劑一棒子打死,生活只能退回原始社會,比如,純天然的食品沒有添加劑,但易變質,進而易引發食物中毒。
省政府正在調研,就食品安全監管進行地方立法
記者:此次《河南省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行動方案》中,公布了47種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名單,但其中有很多顯示沒有檢測方法?
郭茂華:安全的食品需要檢測抽檢,但檢測是監管工作的一部分,不是萬能的。公布這個名單是告訴食品生產經營者,這些物質是不允許使用的,這是政府一種威懾作用,而不是要對名單中每種物質都去檢測。當然,如果有根據懷疑非法添加了某種物質,作為取證的一部分,有目標的檢測也是需要的。
記者:目前食品安全是分部門監管,比如生產屬質檢管、流通歸工商管等。很多聲音反映,多頭管理反而容易造成管理真空。
郭茂華:應該說,現在這種食品安全分部門監管,沒有大的漏洞,但確實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小攤、小販、小作坊該誰來監管,就出現了管理真空。此次我省下發的專項整治方案,再次把各部門的責任細化強調,一旦出現問題,誰的責任誰領走。
記者:食品添加劑的規范使用可能會貫穿幾個環節,比如管住面粉廠不用增白劑了,而賣饅頭的用上了,如何監管?
郭茂華:這就涉及如何做到無縫監管,這需要制度法律的保障,目前,省人大已經要求省政府調研,就如何加強食品安全監管進行地方立法。
專項活動將持續整一年
記者:有企業反映,現在很多監管食品安全的人,本身并不具備食品安全方面的基本知識。
郭茂華:這也是我們為什么在食品安全上實施多頭管理,比如在種植和養殖環節,農業和畜牧部門肯定更熟悉。當然監管人員的素質、業務能力需要不斷學習,才能跟上我們嚴把食品安全的形勢。
記者:不少人說,一些食品添加劑企業都在等這陣嚴查的風過去。
郭茂華:對于一些非法違規的企業,我希望不要抱這種僥幸心理。這次全省鋪開的專項整治行動,歷時整整一年。行動過后,通過立法健全制度,對整個食品添加劑有個整體有效的監管形成常態。
鏈接
食品添加劑掃盲:10種常用食品添加劑功能利弊
名稱 功能 利 弊
亞硝酸鈉 護色劑 使肉制品色澤紅潤,保鮮防腐 過量食用麻痹血管運動樞
苯甲酸 防腐劑 增加食物保鮮期 過量對肝臟功能有不同程度損害
甜蜜素 甜味劑 增甜加香 對肝臟、神經系統有影響
阿斯巴甜 甜味劑 比普通糖甜200倍 暫無
蔗糖素 甜味劑 以蔗糖為唯一原料 孕婦慎用
檸檬酸 酸味劑 用做風味劑 過量攝用,兒童易興奮,大人易肌肉痙攣
木糖醇 甜味劑 有一定營養價值 過量易刺激腸胃,引發腹瀉
谷氨酸鈉 增味劑 讓味道更鮮美(是味精主要成分) 過量導致暈眩、頭痛
糖精鈉 甜味劑 增甜加香 人工合成,尚未排除致癌可能性
安賽蜜 甜味劑 人工合成,糖尿病人也適用 代謝差人群少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