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存蔬菜 新鮮的青菜,買來存在家里不吃,便會慢慢損失其中的維生素,如菠菜在20℃時,維生素C損失達84%。若要保存蔬菜,應在避光、通風、干燥的地方貯存。
丟棄含維生素最豐富的部分 例如豆芽,有人喜歡只吃上面的芽,而將豆子丟掉。事實上,豆中含維生素C比芽的部分多2~3倍。再如做餃餡時為方便包餡常常把菜汁擠掉,但這樣卻會使維生素損失70%以上。正確的方法是,切好菜后用油拌好,再加鹽和調料,這樣油包菜,鹽分進不去,餡就不會出湯。
用銅炊具燒菜 因為銅可以促進維生素C、B2的分解,故銅被稱為維生素的“敵人”,頓頓用銅鍋燒菜就可想而知了。
燒菜時不蓋蓋 這也是被人們常常忽略的,若蓋住鍋蓋燒菜,蔬菜中維生素B2只損失15%~20%;如不蓋蓋,就會多損失2~3倍。不加鍋蓋7分鐘后維生素C的損失與蓋了鍋蓋煮25分鐘所損失的一樣,且維生素A也易被破壞。
燒菜時煮得過久 青菜中的維生素C、B1都怕熱、怕煮。據測定,經大火快炒的菜維生素C僅損失17%;若炒后再燜,菜中的維生素C損失59%。所以炒菜要用旺火,不僅色美味好,而且菜里的營養損失也少。燒菜時加少許醋,也有利于維生素的保存。
燒好的菜不馬上吃 有人為節省時間,喜歡提前把菜燒好,然后在鍋里溫著等人到齊再吃或下頓熱著吃。但蔬菜中的維生素B1在溫熱過程中會損失25%,燒好的白菜若溫熱15分鐘可損失25%的維生素C,保溫30分鐘會再損失10%,若延長到1小時就會再多損失20%。假若青菜中的維生素C在烹調過程中就已損失20%,那么,我們從青菜中得到的維生素就所剩無幾了。
吃菜不喝湯 許多人愛吃青菜卻不愛喝湯。事實上,燒菜時,大部分維生素溶解在菜湯里,以維生素C為例,小白菜炒好后,維生素C會有70%溶解在菜湯中,新鮮豌豆放在水里煮沸3分鐘,維生素C有50%溶在湯里。
先切菜再沖洗 在洗切青菜時,有人往往先切再洗,殊不知青菜中的維生素大都易溶解于水,若將菜切了再沖洗,大量維生素就會流失到水中。
偏愛吃炒菜 有食客為了減肥怕攝入脂肪但卻偏愛吃浸在肉里的蔬菜,或者各種炒菜。據最新研究發現,凡是含水分豐富的蔬菜細胞之間充滿空氣,而肉類的細胞之間卻充滿了水,所以蔬菜更容易吸收油脂。
吃素不吃葷 時下素食的人越來越多,這對防止動脈硬化無疑是有益的。但若不注意葷素搭配、一味吃素也并非是福,F代研究發現吃素至少有四大不妥:一是缺少必要的膽固醇;二是蛋白質攝入量不足;三是核黃素攝入量不足;四是嚴重缺鋅,鋅是保證機體免疫功能健全十分重要的微量元素,而一般蔬菜中都缺乏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