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技財富作者:樂隱
最近,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金獅稱劣質的仿瓷餐具加熱后可能釋放三聚氰胺,危害兒童健康,呼吁修改國標。
董金獅告訴記者:“三鹿奶粉中三聚氰胺事件發生時我的第一反映是包裝出了問題,當然結果比我們想象的要糟糕。”出于職業敏感,為了解其他包裝材料是否存在此類安全隱患。我們抽檢的密胺餐具存在安全隱患。
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和北京凱發環保技術咨詢中心于2008年11月13日在天意新商城地下一層8道55—61號、萬通商場4樓4B105—106號、玲瓏塔市場B—18號、岳各莊市場二樓食品廳19號及錦繡大地市場物流港地下一層C區8號共五個市場分別購買了一定量的密胺餐具,并將樣品送往國家環保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對蒸發殘渣(水)、高錳酸鉀消耗量、甲醛(4%乙酸)以及脫色情況等進行了檢測。
董金獅介紹,密胺餐具又稱仿瓷餐具、美耐皿,由密胺樹脂粉加熱加壓鑄模而成。其主要特點:1、耐溶劑性能優異;2、制品表面具有平整、無毒、無味、耐摔、自動熄滅電弧等特性;3、廣泛應用于餐具、日常生活用品等方面。
仿瓷餐具主要技術指標:1、水蒸發殘留:≤10mg/L;2、高錳酸鉀消耗量:≤10mg/L;3、甲醛:≤30mg/L;4、65%乙醇脫色試驗:呈陰性;5、制品耐熱、抗沖、抗彎等性能及衛生指標能滿足GB9690—88和QB1999-94的要求。
通過市場購買取樣情況并根據檢測結果進行分析可得出如下結論:
1、五個市場中兩個市場產品檢測不合格,合格率只有60%。不合格市場是天意新商城地下一層8道55-61號和萬通市場四樓4B105-106號專柜。存在的質量問題主要是產品掉色嚴重和甲醛超標。天意新商城的密胺餐具甲醛含量高達55.0mg/L,遠高于國家標準30mg/L,危害極大。
2、購買過程中商家均不能提供產品生產企業質量安全生產許可證(QS證書)。
3、五家市場的密胺餐具只有錦繡大地市場物流港地下一層C區8號的雙耳碗(藍花)有生產廠商的企業信息,其它的均無任何企業信息。
4、購買過程中商家只給開具收據,發票均由所在市場代開,而在發票上大部分沒有銷售商以及產品的具體信息,為日后追查質量問題帶來了困難。
現實中,仿瓷餐具因耐摔、可進行微波加熱,特別受到兒童和老人歡迎。大家認為密胺餐具是萬能的餐具,裝什么都行,怎么使都行,誰使都行,使多久都行。董金獅提醒,這些認識都是錯誤的。實際上,如果密胺塑料原材料樹脂聚合的不好,就會殘留三聚氰胺,在高溫狀態下會釋放三聚氰胺分子。但是標準沒有清楚說明,企業產品說明書沒有聲明,消費者只能被動使用,慢性中毒。
董金獅指出,仿瓷餐具產品掉色說明產品使用的色母料可能為有毒有害的工業級,所用原料可能是回收廢料或工業用料,對人體健康有嚴重安全隱患。建議消費者特別是兒童不要使用過于鮮艷的密胺餐具,特別是里側印花的餐具,以防鮮艷帶來的危害。
據了解,密胺餐具現在依據的標準是1988年8月10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頒布《食品包裝用三聚氰胺成型品衛生標準》GB9690—88。
董金獅認為,GB9690—88標準從1989年6月1日起實施,至今20年未進行過修訂,已不能反映我國目前產品質量情況和市場應用情況。比如,標準中只有水的蒸發殘渣標準,沒有正己烷、乙酸及乙醇的標準,也就是說密胺類餐飲具不能用于裝含油食品、酸性食品以及酒類食品,而現實中并沒有任何監管部門進行這方面的要求,企業在產品說明上也沒有這方面說明,大家隨意使用。
由于使用狀況和標準要求不一致,給政府監管和監測帶來了難度,給不法生產企業和劣質產品的生存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給消費者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安全隱患。
更為重要的是,致癌物甲醛限量值不大于30mg/L,過于寬松,危害很大。甲醛(HCHO)是一種無色、具有刺激性且易溶于水的氣體。它有凝固蛋白質的作用,其35%~40%的水溶液通稱為福爾馬林。甲醛為較高毒性的物質,在我國有毒化學品優先控制名單上甲醛高居第二位。世界衛生組織已經確定甲醛為致癌物質!它對人類最大的危險就在于,它伴隨人的周期很長,而且是不斷的釋放。
長期接觸低劑量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引起鼻咽癌、結腸癌、腦瘤、月經紊亂、細胞核的基因突變,甚至導致妊娠綜合征,引起新生兒染色體異常、白血病。在所有接觸者中,兒童和孕婦對甲醛尤為敏感,其危害也就更大。
危害如此之大的甲醛在《食品包裝用三聚氰胺成型品衛生標準》GB9690—88中的限量值竟然允許高達30mg/L,對消費者的健康將造成很大的危害。而發達國家對食品包裝材料中甲醛的要求限量為1mg/L以下或不得撿出。
對此,董金獅建議:國家標準主管部門應結合國際和國內情況,盡快對密胺餐具標準進行更新,制定更為嚴格和合理的標準,特別是應把正己烷、乙酸、乙醇蒸發殘渣的指標以及三聚氰胺析出指標加進去,以保證消費者的健康。
同時,對甲醛的指標應降低限量值,建議制定在5mg/L以下或更嚴格。對產品應進行急性毒性試驗,通過后方能頒發生產許可證。
相關部門應加強企業生產許可證的辦理和許可證使用情況的監督。根據國家質檢總局2007年123號文件的規定,從2008年1月1日起,對未獲得生產許可證的食品用塑料包裝、容器和工具等制品如塑料袋、快餐盒、保鮮膜、塑料菜板、編織袋、油桶以及密胺餐具等39種產品不得生產、不得銷售,違犯者按照國務院總理503號令嚴格執行,最低處10萬元罰款。目前全國有密胺餐具生產企業近千家,而實際獲得生產許可證的企業只有20多家,也就是說只有2%的企業是合法生產,98%的企業在違法生產。
董金獅認為,標準的制定應由國家投入全額資金,由政府標準管理部門、有關專家、生產企業以及用戶共同起草制定并進行驗證,不要再讓企業拿錢參與標準制定,防止標準被商業化帶來的隱患。
對食品用包裝、容器以及工具等產品的銷售,建議由市場開辦部門會同工商部門進行指定并進行監督,防止亂買亂賣給正規企業生存帶來的不公平競爭。對違約商戶可實行警告、沒收產品以及取消銷售資格。
對于消費者,董金獅建議,最好去大型商場和超市購買密胺類食品包裝產品。根據調查,大部分超市的進貨渠道和質量有保證,并索取了生產企業生產許可證,具有很好的可追溯性。正規密胺餐具的底部都有企業詳細信息及生產許可證和編號。
可以把剛買回的密胺餐具放在沸水里加醋煮兩到三分鐘,或者常溫下用醋浸泡2個小時,讓有害物質如甲醛、三聚氰胺以及重金屬等析出,倒掉后再使用可以保證相對的安全。另外在使用中要注意盡量不要長時間盛放酸性、油性、堿性食物或飲料,特別是不要將含油較多的食物放在密胺餐具中在微波爐中加熱,防止產生劇毒氰化物。(中國科技財富 樂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