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籌:新快報記者 王華平
■采寫:新快報記者 王華平 李詠祁 辛捷愷
實習生王佳 柯秦偉
一些市場充斥作弊電子秤,質監部門查處一批經銷者
輸入密碼就可以使電子秤變成“作弊秤”,稱重1斤的讀數走差居然最多達到3.5兩,只要關機重開又可以恢復準確稱重,連監督技術人員都稱很難查。記者近日調查發現,作弊電子秤數年前就已大量進入市場,僅以白云區某大型農貿市場為例,“作弊秤”至少占了近兩成。本月10日,記者舉報后,廣州市技術監督局派出數十名執法人員,查處了“作弊秤”經銷和零售商家。
省人大代表、知名律師朱列玉認為,作弊電子秤破壞了正常交易,是對市場誠信的挑戰,有關部門應加大查處力度。
“作弊秤”充斥市場
本月9日,記者在天河、白云等區多個農貿市場展開調查,發現農貿市場電子秤作弊的不在少數。在白云蕭崗農副產品綜合市場,記者拿了一瓶600克的礦泉水分別放到海鮮、肉類、熟食、蔬菜等攤檔的電子秤上稱重,發現大部分電子秤顯示正常,而幾家小角落里的攤檔卻顯示了不同的數字,從650克到720克不等。據了解,這些電子秤有一部分就是在附近的雜貨店買的。
記者隨后以茶葉商的身份,向雜貨店店主詢問有沒有“可以調的秤”,店主爽快地回答有,并隨即拿出一臺電子秤介紹給記者。并現場演示,“先開機,這時秤是準的。”記者將手中的礦泉水放在秤上檢驗,顯示準確。接下來老板輸入一串數字,顯示屏上原本為600克的數字發生了變化:630克、660克。在老板按到M7鍵的時候,重量變成了810克。“如果遇到檢查怎么辦?”記者詢問。老板不慌不忙地按了M8鍵,屏幕顯示又神奇地恢復到了600克。
通過輸入密碼作弊
調查中,記者分別在近十家經營電子秤的店鋪都發現有作弊電子秤,這類電子秤的品牌有10余種。據介紹,“作弊秤”進入市場已有5年,而且銷量比標準秤還多。
據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介紹,這種“作弊秤”是廠家在秤內植入了芯片,通過輸入密碼的方式作弊。他告訴記者,位于白云區石井鎮石沙路的某衡器總匯就是一個大型“作弊秤”經銷商。7月9日下午,記者來到該商鋪,聲稱要買秤,但操浙江口音的店老板開始堅持說沒有“可以調整重量”的秤,“我們的秤都是標準的!”然而,在記者向其表明只是想在秤上做點手腳,老板逐漸放松了警惕,并叫伙計到后面的倉庫里拿來秤,并向記者演示了作弊過程。
■食客
曝光電子秤作弊內幕
老楊是白云區太和鎮某老牌蛇餐館”的常客。但老楊沒想到的是,本來就是高額消費,無良的餐館老板還在稱重上大動手腳:1斤重的蛇實際上7兩還不到,2斤的龜對方卻稱重3斤多。老楊告訴記者,他已在該餐館消費了五年之久。“五年來,我至少在此吃掉數百條蛇,如果每斤蛇少2兩,我已被老板騙走了至少數萬元”。
為了證實老楊的說法,記者三次以食客的身份對該蛇餐館進行暗訪。記者發現,該餐館稱重使用的是電子秤,但記者事后核準發現,所購貨物重量均少了三分之一。隨后,記者亮明身份采訪該餐館的負責人沈某時,沈某承認了少秤的事實。沈某解釋,“那是秤出了問題,可能是服務人員所為。”而令記者不解的是,就在該秤重新啟動后,稱重就標準了。據記者了解,該秤是在輸入密碼后完成作弊的。
■律師說法
是對市場誠信的挑戰
對于使用“作弊秤”進行欺詐的行為,家住天河南的市民黃阿姨表示,她經常買菜買水果。“還以為電子秤是最標準的呢!看來,以后買東西的時候要帶上彈簧秤!”而正在龍口西菜市場買肉的周伯則表示,消費者很難分辨電子秤的準確度,希望有關部門加大監督力度。
對于使用作弊電子秤的問題,廣州市技術監督局計量處副處長陳繼建表示,他們以前也聽說過有此種行為,但不知道其真正的使用方法,今后質監部門要加大查處力度,查處作弊行為,規范計量市場。他表示,市民在購物時,可以用公平秤進行復核,一旦發現問題可以找市場管理部門解決,也可撥打質監部門的公開電話12365進行。
廣東省人大代表、知名律師朱列玉認為,銷售和使用作弊電子秤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破壞了正常交易,是對市場誠信的挑戰。朱律師同時表示,短斤少兩是明顯的欺詐行為,是對消費者權益的故意侵害,按照相關法律規定,商家要雙倍賠償消費者的損失。
嚴厲查處
質監人員驚呼“沒見過”
本月10日,在接到記者反映的情況后,廣州市技術監督局迅速派出執法人員,對涉嫌銷售和使用作弊電子秤的商家進行了查處。
在蕭崗農副產品綜合市場的一陶瓷日雜店,執法人員對所有的電子秤進行檢查,在其倉庫里發現了前一天記者看到的某牌電子秤,開機后放上標準秤砣,并沒有顯示異常,但記者隨后輸入暗訪時記住的密碼,這臺秤就在大家的眼皮底下現了原形,記者從M1鍵一直按到M7鍵,顯示的數字一路飆升。
看到這令人不可置信的一幕,現場的質監人員都感到驚訝,廣州市計量檢測技術研究院的石檢測員表示,這種手段他以前沒有見過,像這種情況,如果不知道密碼,即使來檢查也查不出問題。他還說,這些秤的電路板上都增加了作弊芯片,屬“三無”產品。
隨后執法人員又來到白云區石井鎮的某衡器總匯,并找到了記者之前看到的兩個品牌的問題秤,輸入密碼后,這些所謂的標準秤便“原形畢露”。此外,執法人員還在店里找到了一本記錄著很多密碼的筆記本,里面詳細地寫著各類不同型號的電子秤作弊密碼及操作過程。對此店主解釋,這些密碼是用來幫助用戶校正電子秤的。執法人員回應稱,電子秤是有一個校正密碼,但筆記本上記錄的密碼不是校正密碼,是違規的。執法人員表示,將會根據《計量法》對使用“作弊秤”的店鋪進行處罰。
■小貼士
電子秤防騙三招
1。記者調查到的作弊電子秤是輸入密碼才具有作弊功能,如果消費者懷疑商家作弊,可以要求關機后重新開機稱重,并防止商家輸入作弊密碼。
2。每個作弊電子秤上都有諸如M1鍵至M8鍵,正常情況下代表不同物種單價。而在目前發現的作弊電子秤上,這些數字則代表了不同的計量結果,M8鍵往往是正常的結果。消費者如懷疑商家作弊,不妨按一下M8鍵核實。
3。現在市場上的作弊電子秤有很多牌子,但多數是“三無”產品,消費者看到此類電子秤時應當小心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