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萬里行雜志
影兒
前不久,北京市的李先生因糖尿病住進了301醫院。住院時,他空腹血糖達到了12毫摩爾/升,醫生采取了一系列治療措施,但血糖水平依然居高不下。一次偶然間的查房,醫生找到了李先生血糖控制不住的“元兇”——無糖餅干。
原來,由于糖尿病人每天都要控制食量,為此,李先生經常忍饑挨餓。兒女們孝順,便為他買來了“無糖餅干”充饑?吹“無糖”的字樣,李先生仿佛一下子找到了救世主,幾乎每兩三天就要消耗掉1公斤無糖餅干。
但他不知曉的是,以淀粉為主要原料的餅干,本身就含有糖分,如果長期或過量食用就會產生能量。
在醫生的勸說下,李先生“戒”掉了這種餅干后,不僅血糖得到了有效控制,連體重也開始恢復。
認清“無糖”實質
眼下,市場上各種標注有“無糖”字樣的食品琳瑯滿目。然而,由于無糖食品市場缺乏必要的行業規范,很多宣稱“無糖”的食品,實指沒有添加蔗糖,卻依然含有麥芽糖、果糖、淀粉、糊精等能夠在人體內轉化為葡萄糖的食品成分。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無糖食品”呢?按照國際通用的概念,無糖食品不能含有蔗糖和來自淀粉水解物的糖,包括葡萄糖、麥芽糖等,但產品中又必須含有相當于糖的替代物。無糖食品主要針對糖尿病患者和減肥人士。
無糖食品的主要賣點是低熱量、升血糖慢。然而,只要有糊精或來自大米白面的精制淀粉,就會有熱量,從而升高血糖。此外,它們和蔗糖一樣會快速升高血糖、令人發胖,對于糖尿病患者和減肥人士來說,同樣無益。無糖食品僅僅避免了添加蔗糖,但其添加的甜味劑,只是解決了一些喜歡吃甜食卻不能吃的口感問題,沒有任何營養和保健作用。
目前,市場上銷售的一些 “無糖”食品或“無糖”飲料,在產品的標簽中僅籠統地標注著“甜味劑”、“復合甜味劑”、“蛋白糖”等不規范的名稱,而未注明甜味劑的具體化學稱號。有些“無糖”食品中,可能含有淀粉水解物作為甜味來源,即淀粉糖漿、麥芽糖等。然而這些糖漿升高血糖的效率,不一定比蔗糖慢。如果過多地食用這種食品,很可能達不到控制血糖和減肥的目的。
消費者在選購無糖食品時,一定要著重看標簽上面的配料表,看是否含有糊精、麥芽糖、淀粉糖漿、玉米糖漿等。應優先選擇含有低聚糖和糖醇的產品,盡量少選擇含有阿斯巴甜、甜蜜素、安賽蜜等添加劑的產品。因為不同的甜味劑對適用人群及使用溫度有不同要求,如含有阿斯巴甜的食品不適于加熱食用,而糖醇的耐熱性就會好很多。
兒童也不宜食用含有化學合成甜味劑的產品。因為兒童的免疫系統尚未發育成熟,肝臟的解毒能力較弱,而化學合成的甜味劑不易分解,容易對兒童的肝臟造成損害。此外,孕婦最好也避開此類食品。
食品和飲料中較常用的甜味劑
1.糖醇類
糖醇類具有不升高血糖、不引起齲齒、熱量低的優點,高溫處理也不會引起食品的褐變。食用含有木糖醇、山梨糖醇、麥芽糖醇和甘露糖醇的食品是無害的,但應控制在成人每天20克以下,兒童每天10克以下,因為吃得過多會引起輕度腹瀉。
代表食物:木糖醇口香糖、木糖醇糕點
不宜人群:易腹瀉的人
2.阿斯巴甜
阿斯巴甜也叫做蛋白糖,是天門冬氨酸和苯丙氨酸兩種氨基酸結合并酯化的產物。它和糖一點關系也沒有,但甜度是蔗糖的50~200倍。蛋白糖在體內可以作為氨基酸參加代謝,對人體具有一定營養價值。因為它甜度很高,所以使用量很小,不會像蔗糖那樣引起肥胖或營養不良。由于蛋白糖常常與其他甜味劑混配后作為“無熱量甜味劑”使用,所以要認真閱讀包裝上的成分說明。
代表食物:標注含阿斯巴甜的低糖、無糖甜味食品及飲料
不宜人群:患有苯丙酮尿癥的寶寶、2歲以內的寶寶(因為分解后屬于氨基酸類物質,可能會影響到嬰幼兒體內的氨基酸平衡)
3.甜蜜素、安賽蜜、糖精等合成甜味劑
它們是標明或宣傳“低糖”、“無糖”、“低熱量”、“減肥”的甜味食品和飲料當中最常見的甜味來源,既便宜又穩定,不含熱量,不升高血糖,也不會引起齲齒,但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證明它們對于控制體重和糖尿病有額外好處。目前,我國使用的合成甜味劑在食品中的添加數量和范圍都有國家標準把關,不超標不會對人體造成可察覺的危害,但仍有部分健康專家擔心兒童食用含有合成甜味劑的食物對心理、行為發育可能造成潛在不良影響。
代表食物:多數標明“低糖”、“無糖”、“低熱量”、“減肥”的甜味食品和飲料
不宜人群:2歲以下的嬰幼兒
“無糖”食品三大誤區
誤區一:糖尿病人可隨意吃
幾乎所有針對糖尿病人推出的食品中,都含有木糖醇。故許多人認為,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木糖醇多多益善,其實則不然。
雖然木糖醇作為一種功能性甜味劑,代謝速度快,不會引起血糖值升高,但它只是“食品”。木糖醇和葡萄糖一樣都是由碳、氫、氧元素組成的碳水化合物,并不能替代葡萄糖而改變體內的代謝紊亂,也不能降低血糖、尿糖,改善糖尿病的臨床癥狀,而且木糖醇吃得過多會導致血中甘油三脂升高,引起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因此,糖尿病人也要控制木糖醇的攝入。
誤區二:木糖醇是一種保健糖
木糖醇被廣泛用于各種減肥食品中。不少消費者認為,具有熱量低、代謝速度快等特點的木糖醇,怎么吃也不會胖。
木糖醇是一種天然植物甜味劑,它進入人體后只有部分能被利用,熱量比其他碳水化合物少40%。但喜愛甜食的消費者切不可高枕無憂,木糖醇吃多了一樣會發胖,而且木糖醇不被胃酶分解,直接進入腸道,易造成滲透性腹瀉。在歐美的一些國家,含有木糖醇的食品都會在標簽上注明“過量攝取可能會導致腹瀉”,但國內市場銷售的食品卻鮮見這種標識。
誤區三:酸甜話梅肉是天然糖分
酸甜的話梅是很多人的開胃零食,因而許多消費者認為酸甜是話梅的天然味道,其實話梅肉這類蜜餞類食品幾乎集合了各種甜味劑。
仔細看看蜜餞類食品的配料表:鮮果肉、白砂糖、食鹽、奶油、檸檬酸、甜菊糖苷、阿斯巴甜、甜蜜素、甘草、香蘭素、乙基麥芽酚等。
其中阿斯巴甜、甜蜜素、糖精鈉和安賽蜜都是合成甜味劑,它們的甜度是蔗糖的幾十倍到幾百倍。這么多的甜味物質會使話梅的口感發膩,于是需要添加檸檬酸和食鹽,用酸味和咸味幫助其味道變得生動。
香蘭素和乙基麥芽酚都是增香用的添加劑,而乙基麥芽酚本是面包香氣中的成分。
所以,不應讓孩子過多食用話梅之類的零食,因為他們解毒功能較弱,過多食用肯定會帶來副作用。
部分含人工合成甜味劑的食品和飲料
百事輕怡:甜味素(含苯丙氨酸)
可口可樂健怡:安賽蜜
健力寶部分口味:安賽蜜
樂事部分薯片:阿斯巴甜
可比克部分薯片:阿斯巴甜
格力高部分百力滋:阿斯巴甜
喜之郎乳酸果凍:甜蜜素
四洲紫菜番茄味:阿斯巴甜
洽洽香瓜子:甜蜜素、安賽蜜
卡樂B粟一燒:阿斯巴甜
綠箭粒裝:甜味素、安賽蜜
益達:甜味素、安賽蜜
勁浪口香糖:甜味素、安賽蜜
娃哈哈AD鈣奶、營養快線:阿斯巴甜、安賽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