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去年的“明明白白消費”年之后,中國消費者協會把今年的消費主題定為“綠色消費”,日前發出“為國民強壯加杯奶”的消費提示,這標志著“綠色消費”正式啟動,那么——何為“綠色消費”。
以前我們聽說過綠色食品、綠色建材、綠色住宅,眼下中消協又提出了“綠色消費”概念,那么何為“綠色消費”,百姓能否認可“綠色消費”以及怎樣才能做到“綠色消費”,記者昨天對此進行了采訪。
昨天下午,記者在一家超市里看到許多消費者對標有無公害無污染的蔬菜、雞蛋等食品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雖然這些綠色食品在價位上較普通蔬菜、雞蛋貴一些,但掏錢購買的人并不少。
“現在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人們最關注的就是自己的身體健康,有啥不能有病!”也許這正是消費者購買綠色食品的出發點并代表著現代多數人的心聲。不過,雖然綠色食品已越來越深入人心,但是人們對“綠色”概念的理解卻有很大偏差。
眾所周知,滿大街的醫藥保健品商店里,補藥一向是琳瑯滿目,有補血的、補鈣的、補腎的、補維生素的等等,名目繁多,令人眼花繚亂。雖然價位都不低,但銷路卻挺好,這不能不說與都市人愿意用吃補藥的方法“尋回”健康的消費觀念有著直接關系。可有關營養專家卻指出,吃補藥其實是與“綠色消費”相悖的,真正的“綠色消費”講究的是從大自然中攝取營養,因為食補比藥補更好。
針對“為國民強壯加杯奶”的綠色消費提示,沈陽市消協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不是說每天喝杯牛奶就“綠色消費”了,因為牛奶也有非“綠色”的,這僅僅是“中消協”對人們消費觀念和習慣的一種提倡,當然消費過后不隨地亂扔垃圾也是“綠色消費”概念的重要組成部分。
據了解,實現真正的“綠色消費”應該分三個方面:選擇綠色產品、對垃圾環保化處理、崇尚大自然并注重節約資源,實現可持續消費。
有人說,“綠色消費”標志著中國消費者權益保護事業加入了國際消費維權的新潮流。我們希望在“綠色消費”年里,每個消費者都能正確理解“綠色”概念,痛痛快快實現“綠色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