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家住長沙市天心區的吳女士在路邊攤買了兩個粽子,沒想到吃了后不久就覺肚子不舒服。端午將至,粽子開始熱銷起來,消委相關專家和醫生提醒消費者:吃粽子需“三看三防”。
“三看”保粽子質量
6月8日,長沙市天心區消費者委員會特別警示消費者,市民吃粽子需“三看”:一看銷售商。一些生產條件差的手工作坊和農貿市場生產、銷售的“三無”粽子,衛生質量令人擔憂。因此,建議市民到正規的大型超市或副食品店購買正規廠家生產的粽子;二看外包裝。購買時要仔細辨別外包裝上的相關標識,查看真空包裝是否漏氣、有沒有變質;對于散裝的粽子,可以“望、聞、問”,有異味的散裝粽子不要購買;三看味色相。撕開粽葉后,內餡顏色應是食品的自然顏色,氣味應是粽香撲鼻。如有異色或異味,不要食用。
消費者如發現粽子有質量問題,可及時撥打消費者申訴熱線12315或其他消費維權電話。
“三防”保吃后無憂
此外,天心區醫院愛博門診部的蔣醫生提醒市民,吃粽子還要注意“三防”:一防貪多吃。粽子是以糯米為主做成的,糯米是不易消化食物,吃多了會產生消化不良癥狀;二防早晚吃。早上吃粽子,糯米停留在胃里的時間過長,會刺激胃酸分泌,可能導致有慢性胃病、胃潰瘍的人發病。粽子當夜宵吃也同樣不易消化;三防干硬吃。粽子從冰箱里拿出來后,要充分加熱,等它變軟后再吃。吃粽子時最好能同時喝茶水,以幫助吞咽和消化。
此外,粽子也要吃得清淡一點。有胃病的人可選白米粽,別蘸糖;有膽結石、膽囊炎和胰腺炎的病人,最好不要吃肉粽、蛋黃粽和過于油膩及脂肪、蛋白過高的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