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間“悄悄”變大 用鏡子和燈光增加亮度 家具“量體裁衣” 產品“偷梁換柱”———
又到一年收房時,不少消費者面臨這樣的困惑和無奈:豪華靚麗的燈具、富有特色的裝飾、曼妙精美的壁畫,還有品質高檔的家具,總讓不少看房者蠢蠢欲動,然而買了房交了款,到收房的時候,卻發覺自己的房子不如初看樣板間時那樣奪目精致,而且還會顯得擁擠。毛坯房也會有類似情況,“樣板間”不再是老百姓收房的“樣板”了。
●為啥吃了“啞巴虧”?
張先生去年在某售樓處看樣板間的時候,精美的裝修和銷售人員熱情周到的介紹,讓張先生滿懷期盼地買下了一套兩居室,然而在收房時,卻感覺裝修效果和原來參觀的樣板間不一樣。“感覺房子擺上了家具顯得不如樣板間寬敞,而且光線也不是很好。”張先生想找開發商協商,可是原來的樣板間已經早已“灰飛煙滅”,購房合同也沒有這樣明細的規定,無法對證,所以只能吃了啞巴虧。
匯佳律師事務所邱寶昌律師告訴記者,他們接觸過不少這樣的案例,許多消費者沒有類似的書面協定等依據,所以最后很難完全主張自己的權利。據以往的經驗看,一旦出現這樣的糾紛,一般消費者吃虧的情況比較多,比較好的結果是開發商和消費者都各讓一步,開發商以減免物業費、停車費等手段解決糾紛。
●當心掉進樣板間“陷阱”
樣板間是開發商吸引消費者的“門面”,自然經過了精雕細琢。力維斯集團營銷總監張磊提醒消費者,“有些樣板間在實樓里,面積和高度很難作假,準確度較高,消費者就不必擔心收房會出現這類問題;但如果樣板間在售樓處,那么它只是一個‘工程學習館’,實際作用并不大。”所以,在您購房時,如果在售樓處看樣板間,一定要問清楚最后的實際房屋是否和樣板間一樣,如果不是,那么只能以合同規定的細則為準。而在參觀樣板間時,要多個心眼,小心掉進“陷阱”。
陷阱1:樣板間“悄悄”變大
不少收房者和張先生有一樣的疑問:為什么實際的房子一擺上家具,看起來就沒有樣板間大了?
首先,邱寶昌指出,一些不誠信的開發商將樣板間面積設計成與實際大小1.1:1,普通消費者難以看出面積做過手腳,但是卻給人一種空間寬敞的感覺。其次,樣板間里一般很少安置暖氣管線、衛生間的上下水管、電視電腦的電源線等,而正是缺少這些容易被忽視的部件,使得樣板間顯得更大。另外,還有一些開發商在樣板間里擺放的家具大多尺寸比較小,比如雙人床更像寬敞的單人床,定制的沙發、柜子也偷偷“縮水”,為室內留出很大的空間。而收房時,自己購買的家具卻往往比樣板間內的家具大了幾個尺碼,自然顯得擁擠。
建議您在看樣板間時,心中一定要仔細掂量,不要被房間的外表空間所迷惑。邱寶昌還說,完全可以在看樣板間時帶上尺子,實地測量。
陷阱2:使用鏡子和燈光增加亮度
您有沒有發現,在參觀樣板間的時候,往往室內開著許多明亮的燈,美觀的燈飾營造出溫馨、舒適的環境,讓您賞心悅目,禁不住心動。還有一些樣板間安放了許多高大的鏡子,也許在您看來這是設計師的獨特設計,可這室內的燈光和寬大的鏡子另有妙用,它們可能掩蓋了原本居室比較暗的缺陷,讓房屋顯得更加亮堂。
建議您可以在看樣板間的時候帶上相機、攝像機,在被允許的情況下拍照和攝影,做到有據可查。
陷阱3:家具“量體裁衣”
許多樣板間的家具都是設計師為房間量身定做的,講究細節,追求品質,讓樣板間布置更加完美。張磊指出,大部分精裝修的房子的家具都是經過工廠統一制作的,如果需要消費者自己去購買,肯定不如專門定制的樣板間的家具那樣“合身”,而且品質也會有差別。因此,就會產生諸如房間尺寸顯得擁擠、整體裝修不夠完美等問題。
陷阱4:產品“偷梁換柱”
對于精裝修的房子,開發商往往會贈送櫥柜、冰箱、衛生潔具、散熱器等設備,而不少消費者反映,最后得到的這些產品和樣板間的不相符。所以,建議您在購房時簽訂詳細的合同,收房驗收時要仔細對照家里的設備與購房合同中規定的是否相符。
●律師提醒:事前防范最重要
“事前防范最重要,事后補救如果沒有合同就很難辦了。”經驗豐富的律師邱寶昌說。
記者了解到,《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中有明文規定:“房地產開發企業銷售商品房時設置樣板房的,應該說明實際交付的商品房質量、設備及裝修與樣板房是否一致,未作說明的,實際交付的商品房應當與樣板房一致。”
邱寶昌提醒說,如果開發商已經事先申明,樣板間和實物有一定的差距,最后以實物為準,那么消費者在選擇是否買房時就要考慮清楚,很可能自家的房屋與樣板間差別很大。如果開發商有承諾樣板間和實物是一樣的,則一定要在購房合同中增加“補充條款”,約定所有的相關內容。首先,無論是毛坯房還是精裝修,都要特別清楚地規定房屋的可使用面積和實際高度。其次,對于精裝修房還要特別注意:要約定裝修使用涂料、地磚、防盜門等設施的品牌、型號、質量、標準;如果開發商配送冰箱、整體衣柜、櫥柜、衛浴產品等,要約定好產品的品質、價位或品牌。最后,還要考慮到驗收方式和費用,以及違約處理辦法等。
如果有了事前的合同作保障,收房時您要是發現實際交付的房屋不符合合同要求或者低于樣板房標準,則可以合理地要求開發商更換,即使樣板間已經被拆除,咱購房者也有理有據。(張雪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