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取消福利分房的政策出臺,房產市場的交易數量迅猛增長,與之相關的各種問題也突顯出來。在此,筆者就其中重點需注意的問題及有關事例提醒眾多購房者。
據中國消費者統(tǒng)計:從2001年開始,消費者對房地產交易問題的投訴,已連續(xù)3年位居各類投訴的前列。有一位業(yè)主對“購房”曾下過這樣一個定義:“一次本該通向快樂和幸福的消費行為,居然會成為前途莫測的歷險。”由此可見消費者在購房過程中所受到的委屈和損失確實已經太多太多,而這一切的產生根源就在于房地產交易的浪潮中處處存在的風險,變幻莫測的房地產交易到處都可能存在陷阱,一般消費者根本無法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一旦墜入房地產的交易陷阱就會損失慘重,甚至由此而產生更多的不良后果。 先說商品房購房中經常遇到的幾個問題,以此就可以看到房屋交易中存在的諸多風險。問題一:產權證問題。有些開發(fā)商在各種行政許可沒有辦齊全時,就迫不及待地公開售房,使購房者拿到房子卻辦不了《個人產權證》。如果沒有產權證,房子從法律意義上就不是你的。問題二:交房時間。一般情況下,開發(fā)商對購房者交款的時間有嚴格的規(guī)定,但對交房時間卻沒有規(guī)定,有的即使有規(guī)定也沒有對延期交房的明確處罰條款或處罰條款模糊不清,使得購房者到期住不上房子也得不到應有賠償。問題三:住房面積。房屋面積是今年消協(xié)受理的投訴熱點之一,許多面積糾紛是由于購房者合同簽訂不細造成的,因此在簽合同時必須詳細,要把有疑問的地方都進一步做出文字說明。 隨著二手房交易市場的日趨火暴,從中顯現的各種問題更是不容忽視。具體表現為有些買賣雙方根本就沒有從事房屋交易的資格。 由于房地產交易者大都是首次涉及購置房產,許多問題不可能預見到,更無足夠的經驗和能力起草和參與修訂合同,在這樣的情況下購房者很難確保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為了防范以上列舉的種種風險,避免日后的各種爭議,交易方在交易前及交易過程中,最好能得到房地產專業(yè)人士(律師)的指導,從而有效地保障交易雙方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