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掀問題房產清查處理風暴
拒不配合的開發商被警方采取強制措施 部分業主已領到補發的房產證和土地使用證
“拖延多年的問題終于解決了!”家住九江市十里大道118號東權商住樓的沈金國,只要一拿出剛領到的房產證,興奮之情就溢于言表。
為切實解決國有土地和房屋登記發證歷史遺留問題,九江市自6月初全面啟動城區土地和房屋登記發證歷史遺留問題清查工作。目前,624個初審項目已基本辦結,共涉及居民約2萬戶,除部分項目正在進行稅費追繳外,所有屬于本次清理處理范圍的項目經聯審簽批已進入登記發證階段。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九江市對開發商“動了真格”,對于開發商應繳納的土地出讓金、報建規費、契稅及罰款,采取集中追繳。拒不繳納和隱匿財產的,一律停止其所有在建、新建項目的審批和建設。目前,已有拒不配合清查工作的開發商被警方依法采取強制措施。
龍珠花園小區開發商在清查風暴中因逃避稅費被抓
甘棠湖邊的高檔商住樓錦湖豪庭,是爭議多年的問題房屋之一,在此次清查風暴中也取得初步成效。
開發商拖欠稅費清查風暴中被抓
10月22日下午,九江市龍珠花園小區。在得知小區開發商被抓的消息后,一名業主解氣地說:“這樣的開發商,早就該抓起來了!”
據了解,九江市龍珠物業發展有限公司自1995年11月開始在九江市九星路18號開發建設龍珠花園項目,并于2004年開始對外銷售房屋,但由于沒有按照規定的開發程序建設,造成購房戶一直未能辦理房產證和土地證。
業主向先生說,這么多年來,由于沒有取得產權證明,給大家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不便,比如小孩上學、戶口遷移和落戶等都無法正常辦理。
此次九江市清查歷史遺留問題房屋工作啟動后,清查領導小組將此案作為頭號清查處理項目。經審核,開發商龍珠公司共拖欠土地出讓金514.9萬元、稅費53.2萬元、規費80.2萬元,總計648.5萬元。
但龍珠公司原法定代表人聶某,一直躲避在廣東省韶關市拒不執行法院的判決,并存在轉移財產、惡意躲避債務等行為。為此,九江警方經過走訪大量業主,搜集證據,并調取相關資料后,決定對聶某立案偵查。9月9日晚,九江市公安局經偵支隊民警遠赴廣東將聶某抓獲,于次日帶回九江。
向先生說,龍珠花園的業主們為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奔波多年都沒有得到圓滿解決,“這次政府對開發商動了真格,我們相信事情肯定會解決的了!”
在這起問題房屋稅費追繳大案的背后,是九江正轟轟烈烈進行的一歷史遺留問題房屋清查風暴,涉及624個初審項目共719棟房屋的歷史遺留問題正逐步得到解決。
九江集中清查問題房產項目
自7月下旬以來,九江市房地產管理局和國土資源局的官方網站上,一直有歷史遺留問題房屋受理項目的進展情況通告,而且內容每日更新,“目的就是讓業主足不出戶就可查詢相關情況”。
家住九江市家用電器總廠職工宿舍的鄔民新對此深有感觸,他說:“真沒想到,政府不僅在短時間內為我們解決了多年來懸而未決的困難,而且還以人為本,在網上發布有關信息,避免了市民在炎熱天氣里出門才能了解到問題解決的進展情況!”
記者了解到,城區房地產登記發證的歷史遺留問題,多年來一直是九江市的民生熱點、難點。今年上半年,九江市政府專門就城區國有土地和房屋登記發證歷史的遺留問題,反復研究、數易其稿,于6月10日出臺了有關歷史遺留問題房屋的清查處理工作方案,決定對城區商品房開發和單位建房涉及國有土地和房屋登記發證進行全面清查和處理,并由副市長盧天錫親自掛帥。
按照方案,九江城市規劃區內國有土地上,2002年7月1日以前開工且在2008年年底以前竣工,未辦理分戶國有土地使用證和房屋產權證的各類商品房、單位建房(含集資建房)、拆遷還房都屬于清查處理范圍。清查處理工作采取集中領導、集中時間、集中力量、統一政策、分類處理的方式進行,通過全面查清項目規劃報建、用地審批、建設開工、竣工驗收、預售許可、結構安全等方面的情況及未發證的原因,依據有關法律法規處理并辦理分戶發證。
開發企業(建設單位)和市民均可憑有關資料到領導小組辦公室提出辦證申請。經審查屬本次歷史遺留問題清查處理范圍的,填寫申請表,正式受理;同時審查受理市信訪局及有關部門轉辦的各類辦證訴求材料,審查受理市房產、國土、規劃、建設、執法等部門清查出的各類商品房、單位建房存在的歷史遺留問題。
公安牽頭對惡意逃避稅費開發商“動真格”
記者注意到,方案對于費稅金的追繳和管理,出臺了嚴厲的懲治措施:
“凡開發企業(建設單位)應繳納土地出讓金、報建規費、契稅及罰款,采取集中追繳的辦法進行追繳;拒不繳納和隱匿財產的,一律停止其全市所有的在建、新建項目的審批和建設,五年內不接受土地公開出讓報名競買,并由市公安局負責強制追繳;必要時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涉嫌犯罪的,由公安機關立案偵查,并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政策執行初期,不少市民及對政策能否實施表示懷疑。但隨著龍珠花園小區開發商聶某的被抓,市民最終確信這是“政府對開發商動了真格”。
據了解,此次清查處理工作一開始就確定了由九江市公安局牽頭,法院、執法等部門組成稅費追繳組,依法對開發商追繳土地出讓金、報建規費和稅金。追繳組一方面向開發商宣講政策,另一方面查詢掌握開發商的資產狀況。
追繳組副組長、九江市公安局經偵支隊民警張遇春向記者透露:“稅費追繳組共收到應追繳項目133個,截止到9月中旬,已經追繳到位55個,追繳到位稅費款1463萬元;另有78個項目1400余萬元稅費款,開放商也承諾很快會到位。”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對惡意逃避稅費的開發商實施行政強制措施和法律手段。”張遇春說。
房管局加班加點啃“硬骨頭”
國慶剛過,九江市文化商業大廈的32戶業主領到了期盼多年的房屋產權證,有的業主喜極而泣。
“文化商廈是此次城區房屋歷史遺留問題清理工作中最復雜、最難解決的問題房屋之一。”九江市房管局的工作人員說。
九江市文化商業大廈位于九江繁華的潯陽路上,是一棟17層的商住樓,大廈內有許多公司辦公。根據九江市房管局的資料顯示,大廈自1993年開工建設以來,由于缺少資金,房屋遲遲沒有竣工,相關的房屋質量、消防、供電沒有辦理驗收手續,房屋的初始登記工作(即確權)無法辦理,從而影響到購房戶辦理分戶土地證和房產證。
2007年,九江市成立過專項清理工作小組,停止了文化商業大廈開發商——九江振新置業有限公司在九江一切開發經營活動,通告禁止文化商業大廈在清理工作期間一切房屋產權交易行為。但問題一直沒得到解決。“由于產權無法確認,大廈管理混亂,一度斷水斷電,許多業主想把房屋廉價轉手都沒有人要。”一名業主說。
據悉,1998年1月至2005年11月間,九江振新置業有限公原法定代表人汪某在公司取得了銷售文化商廈不動產收入的情況下,采取不做財務賬,不列收入,并向稅務機關進行虛假零申報等手段,偷逃國家稅款2850494.83元,2008年8月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零六個月,并處罰金286萬元。在汪某獲刑后,大廈業主產權辦理問題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九江市房管局工作人員介紹,今年6月九江啟動解決城區房屋歷史遺留問題工作后,為了盡快解決文化商業大廈的問題,九江市房屋產權交易處做了大量的工作,從最初的實地測繪、到初審、復審,再到繕證,“全體工作人員不僅堅持‘無假日服務’,而且不分晝夜,加班繕證是常事,就是為了啃下這塊‘硬骨頭’!”
初審受理624個項目“不獲全勝不收兵”
據了解,自九江市城區房地產登記發證歷史遺留問題清查工作自6月初全面啟動以來,經過一個多月的集中清理,調查摸底工作基本完成。據統計,共初審受理624個項目,涉及房屋719棟建筑面積187萬平方米,涉及居民約2萬戶。
7月16日上午8時30分,九江市舉行了清查處理城區房地產登記發證歷史遺留問題房屋首批集中發證儀式。包括東權商住樓71戶業主和長虹小區861戶業主領到了房產證和土地證。
東權商住樓業主萬加云,1995年從潯陽區東權房地產公司手上購買了住房,但一直未能辦到房產證和土地證。“十幾年了,這一直是我們的心病。現在問題解決了,心里的喜悅真是無法形容。”萬加云說。
隨著清查工作的推進,對文化商業大廈、錦湖豪庭等大項目房屋拖延多年的遺留問題,清查小組本著“該處罰的處罰、該發證的發證”的原則,通過幾個月來的辛勤工作,使得這件“領導重視、社會關注、群眾關心”的大事、難事、急事,取得了初步成效。
盧天錫表示:“清查發證工作難度大,任務艱巨,政府將把握政策、掌握方法,加快清理歷史遺留問題,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文/圖 記者廖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