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水曲柳,卻被稱為歐洲白蠟木,原本應是欖仁木,卻被標示為水紅木,實木地板材質名實不符往往讓消費者摸不著頭腦。北京市工商局在近期進行的實木地板質量監測中發現實木地板材質名稱標識不規范的商品6批次,其中知名地板品牌大自然也被查出木材名稱標識不符。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實木地板材質標識不實已成業內潛規則。
標注錯誤問題突出
為加強對實木地板類商品木材名稱標識的監督管理,北京市工商局日前委托國家人造板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就實木地板材質名稱標識進行監測。監測發現實木地板材質名稱標識不規范的商品6批次,但未發現商品以次充好的現象。
監測結果顯示,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實木地板木材名稱標識錯誤,比如將任嘎漆標識為槭木,桉木標識為冰片香等;二是有部分商品僅標識木材名稱的俗稱,這些俗稱雖然在市場上有所使用,但其并沒有被歸納到國家標準中,如果不同時標明正式名稱,可能會讓消費者誤解為新品種的木材,因此也是一種不規范的標注。
據國家人造板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主任呂斌介紹,實木地板是由優質木材直接加工而成的地板,具有冬暖夏涼、自然溫馨等優點,是室內地面裝飾裝修使用的主要材料之一。由于不同樹種的外觀特征、物理力學性能和經濟價值不一樣,國家有關標準要求實木地板要準確標識木材名稱。
但是,市場上實木地板標錯材質的現象屢見不鮮。記者在藍景麗家、十里河等多家實木地板店中發現,實木地板各種各樣的材質名稱令人眼花繚亂,如赤道黑檀、非洲水紋紅檀、巴西古夷蘇木等等。
“有一種地板材質標的是歐洲白蠟木,其實就是中國的水曲柳,并不是什么歐洲血統。”久盛地板營銷總監趙興才對記者說,地板材質的確存在不少標識不實的情況,這甚至已經成為行業潛規則。中國林產工業協會相關負責人也認為,實木地板材質標識混亂已經成為困擾當前市場的主要問題。
據專家介紹,一些地板生產商或經銷商臆造材質名稱,比如象牙木、金不換等,這些樹種并不存在,常用這些漂亮的非專業用名蒙騙消費者。還有的商家將普通樹種通過染色油漆搖身一變成為名貴樹種,從中牟取暴利。
記者在玉泉營建材市場看到,有的實木地板標有古蘭、玉檀、紅寶石等名稱,然而在2002年5月1日國家實木地板標準中,根本查不到這些樹種名稱。
行業信譽遭消費者質疑
據記者了解,國家相關規范要求,實木地板標識名稱應將中文學名放在最前面,即使是使用商用品或俗名,也應該在括號中把學名標出來。但是,大多商家并沒有做到這一點。另外,目前市場上的實木地板95%以上采用進口木材制成,由于進口地區多,無法逐一核實材質,這也是造成目前實木地板材質名稱混亂的一大原因。
“根據國家規定,地板企業必須標識木材學名,但有些木材的學名有點恐怖,例如毒瘡木,讓消費者聽起來覺得有些不舒服,因此有些地板企業就將其更改名字為南美紫檀。另外,一些學名過于復雜的木材也會被企業標注俗名。”趙興才說。
不少消費者對實木地板標識不實的行為已經表明了態度。在藍景麗家,正在選購地板的胡女士告訴記者:“實木地板價格昂貴,一旦出現掛羊頭賣狗肉的現象就是對消費者的欺騙。”
“這肯定是欺騙。”正打算裝修新房的李小姐認為:“地板企業不應該出現這種情況,尤其是品牌企業,名不副實肯定會對行業信譽造成一定的損害。”
北京市工商局相關人士表示,如果地板材質與國家標準不符,則屬于標識不清,是不合格產品,消費者可以要求退貨。但如果在此過程中,由于商家的標識不清導致消費者產生誤解,構成虛假宣傳或者欺詐,則可以按照《消法》規定,要求商家退一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