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家居建材市場中頻繁的出現產品的質量問題。從宜家全面召回餐椅的事件、到深圳家居市場中的餐椅、床頭柜等木家具逾半數不合格,再到北京六種實木地板以次充好被有關部門責令下架事件等等。問題產品的頻出讓我們看到了市場中的不和諧音符,企業殊不知在失去產品質量的同時,也是在失去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之時。可以稱得上是“穩賠不賺的買賣”。
市場深陷“質量門”
12月22日瑞典家具制造商宜家(IKEA)表示,由于接到數宗關于一款嬰兒專用高腳椅的損傷報告,該制造商決定全面收回所有投放到市面上的這款嬰兒椅。據報道,宜家家?h已經接到11份關于這種嬰兒用餐椅的投訴報告,稱這種椅子座位可能整個脫落,弄傷嬰兒。
10月20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2009年第2批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質量公告》公布了對8個省、272家企業生產的364種陶瓷磚的監督抽查結果,有97種陶瓷磚上了“黑名單”,一些知名品牌赫然在目,也在業內引起軒然大波。
從12月初開始,陶瓷、燈具、型材……這些曾經讓佛山人引以為傲的支柱產業和產品陸續在國家質檢總局和廣東省質監局的抽查中被發現質量不合格或“質量較差”。其中,包括廣東東鵬陶瓷、佛山照明等大牌企業也紛紛被列入“黑名單”,“佛山制造”首度遭遇到密集的“質量門”。
11月,媒體報道了國家質檢總局2009年第95號公告公布97種陶瓷產品檢測不合格的新聞。不合格產品名單中,有47種是福建產品。1被檢測為不合格產品中的廣東品牌都紛紛在第一時間公開致歉、解釋。而占據“不合格產品名單”半壁江山的閩清、晉江品牌卻沒有任何公開回應。
上海市質監局11月公布監督抽查結果表明,上海市生產銷售的節能燈產品質量仍在低水平徘徊,抽樣合格率不足七成,其中還包括一款上海申瑞家具有限公司經銷的、標稱宜家采購(上海)有限公司生產的“IKEA”節能燈。在此次抽查的54批次產品中,有36批次經檢驗合格,抽樣合格率僅66.7%。不合格產品中,近八成存在壽命短的情況,使用幾百小時后就報廢,而通常合格節能燈的使用壽命應在5000小時左右。還有些不合格產品出現了“越用越暗”的情況,使用沒多久就不能正常照明。
此類產品質量問題事件在近年來是較為常見的,質量問題的出現凸顯的是產品質量這個命脈問題。出現“質量門”的事件是企業產品的質量把關和誠信的問題。而產品質量是誠信也是責任,說到底是廣泛的社會道德意識,需要企業不為其他因素而動,嚴格自律是長遠發展之策,這正是企業或商業發展的基石。
產品質量是企業發展的重要條件
產品的質量對于一個企業來說,是企業發展的先決條件,任何市場營銷的環節都是圍繞著擁有優質產品質量的前提下進行的,如果沒有優質的產品質量作為強力的市場后盾,任何營銷都是枉然。
產品質量助企業實現口碑建設:建材企業口碑的建設首先要提高產品質量,只有產品質量能得到保證,才能以質量作為基礎進行品牌口碑的長遠推動推動,才能加快、幾大口碑宣傳的力度,達到所期望的品牌效果。